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关注近代西方哲学史的一个重要转折时刻,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使得哲学重新又找到了坚硬的地基.然而,仍然使我们困惑的问题是:一种整体性的怀疑是如何可能的?在这个决断性的时刻中,什么因素使得决断最终成为可能?宗教感在什么意义上提供了帮助?这些问题最终指向一个更为基础的问题,思想之思的原处纯粹感是否就已经先天地杂糅了他者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柏拉图的洞喻对于西方形而上学具有奠基作用。考察德里达解构的基本姿态和语境,追寻使解构运作成为可能的基本着力点,包括"超越"如何成为可能的问题,重点落实在德里达是在什么力量格局之下才呼出"延异"的,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他对思之领域作了如何的语义学上新的权力分配。  相似文献   
3.
分析西学东渐的历史,考察我国接受西方文明的现状,特别是在科学技术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我们对于西方文明的学习与接收状况值得反思。即便是在达成共识的科学技术方面,我们也很难说在根本上接触到了西方科学的根本。我们的学习更大程度上还停留在技术层次上,我们仍然不理解到底是什么从根本上促使科学的出现与发展。除此之外,通过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分析,我们发现当代西方文明也处在一个转折点上,充满了解构与两难的因素。在此情况之下我们如何学习西方,我们这个文明的独特命运与使命是什么,应该成为我们自觉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