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3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历史农业地理研究的新成就──评《元代农业地理》李令福元朝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政权,历时也不及百年,传统文人往往站在正统的立场上否定有元一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成就,余风所及。至今仍有不少学者肯定元朝是个全面倒退的黑暗时代,尤其...  相似文献   
2.
2010年9月25日,由中国农业历史学会、日本农业历史学会、韩国农业历史学会主办的第十届东亚农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南农业大学召开,会议的主题为"历史上的水稻、水利、水运"。参会学者代表围绕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和广泛交流,其中关于明清时期的水利和水运研究是与会专家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为进一步促进学界对相关问题的深入探讨和扩大交流,本刊编辑部邀请了几位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与会专家学者,就明清时期的水利和水运畅谈自己的观点,以期进一步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李令福 《唐都学刊》2006,22(4):14-19
从《忆长安》等唐诗证明,在唐代诗人的城市印象中,唐都长安最具代表性的区域是曲江,因为曲江系盛唐文脉所在,那里有全体长安人共同参与创造的崭新而又开放的文化。龙首原是唐长安城的龙脉,曲江是唐长安城内最大的湖池,构成长安城的水脉。曲江之所以能成为唐长安城文化中心(文脉),是因为她正位居唐长安城的龙脉与水脉的交汇处。  相似文献   
4.
李令福 《唐都学刊》2012,28(2):5-14
为了充实都城所在关中地区的经济实力,西汉政府特别重视漕运交通的建设。首先整治利用了前人开辟的渭汧两大自然河流的水路联运道路;其次在汉武帝元光六年(前129)于渭水南岸开凿了东西三百余里的漕渠,大为成功。不久又兴修了褒斜道漕渠线路,惜因自然原因无法通漕。在关中内部渭河北岸,也有连接洛渭两水之人工运河的修凿,它沟通了都城长安与邑漕仓的联系,作用巨大。自然河流与人工运河的相互沟通与漕运,使西汉关中的水运交通发展到其古代历史上的最高峰。  相似文献   
5.
明清山东省柞蚕业发展的时空特征李令福一、明代柞蚕业的形成及主要产地中国人工饲养桑蚕已有4干多年的悠久历史,而人工放养柞蚕却晚得多。晋代的《古今注》记汉“元帝永光四年(公元前40年)东莱郡东牟山有野蚕成茧……收得万余石,民以为蚕絮”①。所谓野蚕即是柞蚕...  相似文献   
6.
清代前期,黑龙江流域地区以畜牧、渔猎经济为主,只在大河谷地建立了一些分散的农垦据点。乾隆以后,第二松花江平原农耕区逐渐形成而且不断扩展,至清代末年,农业种植经济在松嫩平原占据了主导地位,为近现代黑龙江流域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一、第二松花江平原农耕区的形成与扩展第二松花江是连接辽河流域与黑龙江流域的水陆交通要道,清初经营黑龙江地区时调兵运粮就走这条水道,其后修建的驿路交通线也大致沿其河谷走向。其流经地区平原广阔,土地肥美,农垦条件很好,乾隆初年,大量关内贫苦农民冲破封禁,越过柳条边移垦这…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进程清晰地表明,当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由最初的本体保护上升到历史环境保护阶段。历史文化名城作为文化遗产的主要类型之一与重要关注对象,其破坏、保护、利用值得研究。我们以历史文化名城韩城为例,提取了其城市文化内涵,客观分析了其保护中面临的严峻形势,进而提出:对本体保护应该采取“新旧城分离”的新型保护模式,同时强调历史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文章启示:要保证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必须将本体保护提高到历史环境保护的认识阶段。将文化遗产的本体保护与历史环境保护有效结合,应该为当前遗产研究界所遵循。  相似文献   
8.
李令福 《唐都学刊》2008,24(1):8-14
昆明池位于汉长安城西南,为汉武帝时所修,规模宏大,壮观异常.训练水军的军事功能是其修建的起因.随着汉代社会的发展,供水长安、园林游赏成为其主导功能.在汉代,它还是长安附近一个很重要的水产养殖基地.昆明池对后世也产生了诸多影响,广为流传的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传说便起源于此.  相似文献   
9.
李令福 《唐都学刊》2001,17(4):24-26
唐都长安是一个国际性大都市,也居住有不少来唐的日本人,这些来唐日本人包括遣唐使及随船带来的留学生与学问僧。他们在唐都长安学习唐朝先进文化,积极开展朝见皇帝、进献贡物、读书学习、访师求友、收集书籍等活动,为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