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0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李白《古风》五十九首表达的“登真度世之志”,恰为叔本华人生哲学之“自欺欺人式的希望”;前者描写的“慕功名”的自我等同后者所述之“急切地想攀摘彩虹”“总爱以一本趣味小说的形式去憧憬自己的人生历程”的青年人。  相似文献   
2.
李白《古风》59首所推崇的自我,是“志在删述”的文学巨匠,被弃置不用的“王佐才”,等同叔本华人生哲学所赞赏的“天才的个体”、“不同于尘世中的芸芸众生”一类人物。前者表现的“涕沾衣”或在心里“流泪”的自我,又是后者描述的“既有柔慈之心胸,又富广阔之想象”的“善哭之人”。  相似文献   
3.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载:上古时代的人,其寿命一般都在百岁以上,而且行动仍然敏捷。后来的人就不然了,活到50岁就衰老了。这是因为,他们“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的缘攻。由此看来,纵欲竭精则短命。古人的这种观点是否言之有据呢?看来是有根据的。据1979年苏联人口统计,女子比男子多两千万。这固然与战争的后遗症有关,但是苏联的男子酗酒纵欲,有许多人到40左右就天折了,这不能不说也是造成男女比例失调的一个重要原因。最近,笔者在翻阅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中国历代名人辞典》一  相似文献   
4.
李白《古风》五十九首的主人公,有时像处在人生开始时,有时像处在人生结束时;有时怀恋过去,有时憧憬未来。分别如叔本华人生哲学阐述的那样:有时“眼前展现出一片宏伟的未来”,有时“看到的是一漫长的过去”,有时产生“一步步迈向断头台的死囚的感受”,有时“从存在或意志角度认知事物”,有时“认为自己身上一切都是过人之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