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5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剧,作为浙北地区唯一具有代表性的剧种,曲调清新,表演文雅细腻,具有深厚的湖州历史文化底蕴.但因诸多因素困扰,湖剧难掩式微之势,发展面临较大困难.以国家重视传统文化保护的利好政策为契机,着眼于湖剧的文化价值与现状,利用湖剧传承人与作曲家的口述资料,探寻湖剧合理保护之道,以期为滩簧剧种的传承与发扬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2.
<正>观先秦时期的社会历史潮流,本质上是中国缓慢地走向实现统一新格局的历史运动.可是,起初的中国人并不十分清楚这一切,只能通过可能的方式为改变或争取时局的好转进行无畏的探索.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便是动机于试图改变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他致力于实现“为东周”(《论语·阳货》,下引《论语》只注篇名)的政治主张,并为之奋斗了一生,终于没有结果.他之后,他所培养的一批“斐然成章”(《公冶长》)的青年才俊之士,并没有因此放弃思考与探索,而是以孔子的“德不孤,必有邻”(《里仁》)互勉互进,并在相互切磋、争鸣中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本文所要论述的就是孔子殁后,孔门后学两极——洙泗之学与西河之学赖以生成的历史条件.子夏在孔子殁后,适应着战国时期争霸战争的新格局,居于魏之西河,做了魏文候的先生(《史记·魏世家》).在魏国他把孔子学说发扬光大,成为一个“与现实政治直结的子夏学派”.①曾参则居于鲁国诛、泗之间,以孔子“吾道一以贯之”(《里仁》)为使命,“吾日三省吾身”(《学而》),发展了孔子注重内省体察的思想,形成为“极度重视个人修养的曾子学派”.②洙泗、西河之学在春秋战国之际的这种分野,自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但也不能不注意到,在上述两家共同的理论源头——?  相似文献   
3.
傅说研究,确乎是个难题.它的困难在于,因年代久远而造成的"文献不足".因此,探讨其思想,有似"缘木求鱼",几近奢求.鉴于资料的匮乏,不妨放宽傅说研究的思考视域和文献检索的视野范围,重新审视古文<尚书·说命>的文本意义.古文<尚书·说命>传流千年本身,说明它已不单纯是一个史学问题,更是一个文化问题,其文本自有不容忽视之价值.傅说思想因古文<尚书·说命>而带来的由"形"而"神",对于认识殷人思想的关注方向,无疑是一个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4.
孔子秉承夏商西周三代的思想遗产 ,融旧铸新 ,在改造旧思想、旧学说的基础上 ,为他那个时代打造出新的思想、学说和理论品牌———儒学 ,由此奠立了农业文明状态下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的新范式和话语体式结构 ,影响至巨。但当时过境迁 ,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乃至后工业社会时 ,孔子及其儒学能否继续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思想、智力支持 ,或者说 ,这种支持究竟在多大程度、层面上发生了作用 ,这是我们必须正视和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文化思想述论李学功作为一代资产阶级革命领袖、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对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本文所论是孙中山的文化思想。中山先生为中国革命事业奔走、忙碌一生。身后遗留下多达五百余万字的宏篇巨制,虽然系统研究文化问题的专论、专著尚不多见...  相似文献   
6.
缙云黄帝传说,是缙云氏后裔南徒和东晋以来北人大量南下历史背景下的产物,是儒道交融、史事神话仙话交融的产物,是南下北人和当地土著居民共同创制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显示出黄帝文化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感召力,包容力。  相似文献   
7.
<正> 二十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对于中国乃至世界历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既是中华民族同仇敌忾、保家卫国、结束屈辱、走向振兴的历史界碑;也是世界各国人民战胜法西斯,重新赢得独立、自由、和平及发展的重要时代。 一、问题的提出 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仅赢得了中华民族的自身解放、振奋了民族精神,而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历史性贡献。 然而,迄今所见国外出版的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专著、通史对中国抗战尚自缺乏公正客观的评价。他们往往不适当地过分强调中国内部矛盾,而忽略了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的觉  相似文献   
8.
《越绝书》作为越地越人的精神文化遗产,它以宝贵的文本载体形式,记录了大转折时代——春秋之于越的历史。对于《越绝书》,从作者、版本、内容等,前贤近哲多有研究,成绩斐然。笔者关注的是《越绝书》所透露出的文化整合意识。认为,作为一部最早的地方区域史著,《越绝书》既有彰显越国文化精神的一面,也有吸收、认同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原主流文化的一面,其间透射着以主流文化价值观整合越地思想文化的认识与努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社会性质问题的讨论,已持续60余年,成为现代中国史学中的永恒母题。该文不同意将夏商周三代推定为奴隶社会,并认为中国社会历史有自己独立的价值系统,这些价值系统所赖以建立的基础不是别的,正是毗连于野的村社结构。这种村社制是有别于“领主农奴制”和“地主租佃制”的封建制之又一类型。  相似文献   
10.
传说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与历史的真实始终如两条平行线一般,并驾而行。本文择取迄今流传于江南的防风传说为个案文本,试图对历史与传统,历史记忆的选择与历史重构,国家叙事与地方性知识建构之间的关系,透过防风传说这一文本,进行一番梳理、思考。认为,乡土社会中的民众历史记忆并不一定必然地走近或接近"历史真实"。民众口耳相传的历史故事表达的常常是其生活原型、社会背景的诠释。通过对民间历史记忆的解读,了解口述资料对区域历史重建与历史解释的多重意义,这是防风传说给予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