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1983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诗经》中的《烝民》一诗,是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的重要资料,为学者们所重视。特别是对此诗首章:“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四句,学者们着重作了剖祈和发挥。具有代表性的意见认为:首章四句诗“在我国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物质法则和宇宙规律的哲学命题”;“有物有则”是表现了“宇宙有其自然之法则”,“有唯物主义倾向”,是历史上很大的进步”等等。这些就其哲学思想而发挥的说法。在谈到此诗的社会伦理思想时,有人认为,“承认被奴役的人民也是天生的,也有德性”是《烝民》一诗的主要思想,而“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反映出的思想是“道德观念的社会化”,还有人认为此诗所讲的是配天原则,“不但贵族可以配天,而且一般的人民也和天命有关了”,言下之意,认为此诗是讲“民德”的代表作了。  相似文献   
2.
伟大的诗人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在诗歌中表现出法家思想的诗人。屈原生于公元前三四○年,死于公元前二七八年。他一生经历了战国后期阶级斗争极其尖锐、复杂的阶段。战国时代,在强大的奴隶起义的推劲下,封建制代替奴隶制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历史在前进,人民要求统一,是当时的主要倾向。在这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中,是主张“法治”,拥护新制度,坚持革新前进;还是顽固地维护旧制度,坚持“礼治”,搞复古倒退?这是当时政治思想领域内两条路线斗争的焦点。围绕这场斗争,各个阶级的代表人物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