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抗战前,中国经济发展有过快速增长的“黄金十年”,中国城市化进入相对快速发展阶段,由此伴生出因城市人口剧增而造成的住房严重短缺问题.为缓解城市房荒并改善贫民窟和棚户区居民日渐窘迫的生活,1928年南京政府训令各级地方政府建设平民住宅,南京、上海等市响应.此举改善了南京政府时期相应城市的市容市貌,且为一定数量的城市平民提供了住房保障.南京政府对于城市平民住宅的积极探索,反映其对于西方市政建设理论的适度取向.其以公共财政介入城市平民住宅建设之举,一定程度上践行了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相似文献   
2.
李常宝 《学术论坛》2012,35(2):62-66
1936年3月,南京政府试行征兵制,但事前事后均未做翔实阐释和务实宣传,且政权所代表的利益也使得该制度难以集中体现真实的民意,因之,征兵制未能内化为民众的法律意识。尤其在抗战之初,南京政府因一时的群众热情而过早放弃征兵制的各项前期工作,国家政治期待遭遇迟滞的民意,并由此引发丛丛役政弊窦和暴力抗征。  相似文献   
3.
旧时成都的娼妓史久有时日,只是到了近代,受到外力的冲击,其土著娼妓营业运作才有了一种趋新的变化。当对娼业变化起推波助澜作用的客籍娼妓(以江苏籍扬州妓女为例),给当时相对闭塞的成都带来了一种另类文化的视觉冲击,尤其她们在城市公共空间以自己的方式生存时,却在有意无意中挑战了当时当地的传统势力(精英代表),或者是挤占了传统理念下本不应属于她们的领域,她们必然会受到当地主流文化的排斥,至最终双方在争取城市公共空间的互动中相互妥协时,纷争始弭。从中不难看出:对客妓的排斥似乎是一种地域文化的典型展示,然实质上恰恰反映了扬州妓女这类不速之客光顾成都之后引发秩序的骚动,由是刺激城市公共空间被侵占后相关群体的社会回应,其被驱逐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4.
1936年春夏迁延至1937年春的四川灾荒,由于川省地方政府未能对灾荒有一个精准的统计,使整个报灾和赈灾显得异常被动;同时由于川省政要的地方观念,外界对川灾知之甚少;且当时蒋刘之间的特殊关系,更使南京国民政府对川灾的勘察和赈济滞后,致使万千灾黎蒙受了巨痛。关于救济川灾一事,其表层反映的是报灾与救灾过程中刘湘与蒋介石之间的政治纠葛,实质上反映了特定时空中地方与国家之间的艰难互动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