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7篇
  2019年   1篇
  2007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本体论的最高哲学范畴,《易传》的"太极",同《老子》的"浑成"之"道"一样,是原始五行、阴阳学说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太极"被规定为混沌未分的原始统一体,摆脱了特殊实物的理论局限,战国以来的历代哲学家们,多把它当作"万善至好底表德"①,赋予不同的含义,进行激烈的争论.宋明以后,更以"太极"问题为理论核心,展开有无、虚实、理气、  相似文献   
2.
我年近八四,立志以进德修业为晚年补课首务,有幸得读黄钊教授所著《儒家德育学说论纲》(以下简称《论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版),深获我心,不禁伏案而叹:"快哉此书,何其出版之晚也!"  相似文献   
3.
“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问題引起了学术界的热烈爭论。这一爭论不是什么字句之爭,它直接涉及到人们对馬克思主义辯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的理解问題,也间接涉及到如何用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评价古人思想的问題。“合二而一”一语出自方以智的《东西均》。按照杨献珍同志的理解,这句话是“中国古代的关于对立统一的光辉思想。”这一看法受到反对后,又有同志认为,这句话虽未表述对立统一规律的全部,但却表述了对立统  相似文献   
4.
朱熹(公元1130-1200年)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一位博学而且影响最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他以儒家传统的政治伦理思想为支柱,以周敦颐,邵雍的“象数学”和程颢、程颐的“义理学”为理论源泉,又吸取佛教华严宗“理事说”中的某些思辩方法,利用当时自然科学知识中的某些思想资料,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关于朱熹哲学思想的性质问题,目前学术界的意见还很不一致。本文试图就朱熹哲学的核心问题--“理”、“气”关系,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抽象繼承法”的基本特征是閹割古代思想家的哲学命題的具体內容,使其变成为超时代、超阶級的具有所謂“一般意义”的抽象命題,然后把这种抽象命題运用于一切时代和一切阶級。这种“抽象继承法”为那些想把古人复活起来的人們提供了方便的武器。刘节先生就是运用“抽象继承法”复活孔子的一个典型。他把孔子的“仁”和“礼”的思想的历史內容和阶級內容一笔勾銷后,宣称:“仁”和“礼”都是“抽象的、倫理学上的名詞”,“不带有古今的限制,也不帶有阶級的限制”。因此,孔子的思想不仅“能牢籠几  相似文献   
6.
荀子的思想     
一、荀子的时代荀子名况字卿,又叫孙卿。战國末期(公元前4—3世紀)趙国人。他是先秦时代的儒家大师,是集诸子百家之大成的学者,是我國古代有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的社会政治思想对于中國封建帝國的統一局面起了理論上的推進作用。荀子处在我國从奴隸制向封建制轉变的时期。当时在社会發展上正是新兴的封建地主勢力和沒落的奴隸主贵族势力的斗爭快告結束的时期,在思想發展上正是“百家爭鸣”的局面由分爭轉向总結的时期。在这样一个由分裂到統一的历史階段中,荀子的思想是非常矛盾和复雜的:他一方面吸取了百家学說的精华,在哲学思想上發揮了一些積极的唯  相似文献   
7.
作为本体论的最高哲学范畴,《易传》的“太极”,同《老子》的“浑成”之“道”一样,是原始五行、阴阳学说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太极”被规定为混沌未分的原始统一体,摆脱了特殊实物的理论局限,战国以来的历代哲学家们,多把它当作“万善至好底表德”①,赋予不同的含义,进行激烈的争论。宋明以后,更以“太极”问题为理论核心,展开有无、虚实、理气、动静、新故、体用、道器等范畴之网,把这一争论引向深入。王夫之正是通过“太极”之辩的理论总结,把对于世界的多样性及其统一性这个复杂问题的哲学认识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本文只谈王夫之“太极”论中的有无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8.
9.
“中庸之道”,或“中道”、“中正”、“中和”,或更简括为“中”,是孔子首先制定的一个哲学范畴,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一个核心观念。孔子对“中”或“中庸”的涵义作过颇为确切的规定,孔子思想的继承者子思和孟轲又对“中”或“中庸”作了颇为精到的发挥,因而被宋代唯心主义思想家程颢、程颐称之为“孔门传授心法”,乃至形成了一条在历史上颇有影响而又颇具特色的形而上学思想路线。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反中庸”与“道中庸”,是中国哲学史中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条哲学路线斗争的一个重要内容。党内的修正主义者为了反对或歪曲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辩证法,利用孔子的中庸之道  相似文献   
10.
“中庸之道”,或“中道”、“中正”、“中和”,或更简括为“中”,是孔子首先制定的一个哲学范畴,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一个核心观念。孔子对“中”或“中庸”的涵义作过颇为确切的规定,孔子思想的继承者于思和孟轲又对“中”或“中庸”作了颇为精到的发挥,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