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当下陕西本土文学批评没有影响全国,与陕西文学创作叫响全国不甚相称.陕西批评家不能像上海、江苏等东部地区批评群体,及时关切文学新人新作,并为70后等年轻批评家提供发展平台,他们在省域内自我满足.孙新峰在<社会科学家>上撰文认为,陕西文学批评的春天已经来临.这或说明陕西文学批评出了问题,其主要症结是批评本体观念迷失、批评家身份认同迷茫、批评与对象间关系错位.陕西本土文学批评要焕发活力与生机,其批评理念必须进行更新,即:重置批评活动的本体观念,将批评视为文学文化活动整体的一部分,承认批评作为批评对象"他者"地位的存在;重建批评家的身份认同,批评家要认同和建立永不妥协、疏离而自由独立的知识分子身份;重构批评与对象间的关系,批评要通过不断自我警醒,与批评对象保持适当的心理与精神距离,进而建构起对位于对象的精神文化上的"反抗"关系.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以来,美术为主导的视像化阅读越来越普泛,并在不同层面上影响着文学发展。在此语境下,应重视美术的他者化视角,以“美术”透镜对中国现代文学进行多维扫描,从三个角度介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一是关注现代小说中的美术家形象,审视叙事视点与美术透视的关系,多元解析美术对现代文学的影响;二是注意美术关联的文学流派发展,探讨文学思潮与美术思潮的同步性,建构美术关联视域下的文学史书写新路径;三是多维观照现当代作家从不同视角的美术论述,以此激活中国现代文论新资源等。通过美术视角的介入,或可重审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些问题,拓宽文学研究边界,也期待由此建构更新维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