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碛口镇地处山西临县的南部。清至民国初年,"口外"得到开发,碛口凭借黄河水运而成为北方著名的商贸重镇、水旱转运码头,被称为九曲黄河第一镇,是晋商的西大门。近年来,关于碛口的研究颇引人注目,清华大学陈志华教授编著的《古镇碛口》堪称标志性成果。其编撰特点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史学价值和社会价值不容小视。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由于新桂系政权的倡导与抗战爆发后外来文化的传入,广西社会的文娱体育活动出现了新的时尚,戏剧、电影、体育、公园等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精神生活日益丰富。这体现了广西社会的进步趋势,对广西的现代化建设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徽州人崇尚风水,认为水是财富的象征。为了聚住财气,水口的营造在规划、建设中尤其重要,它既是村落的咽喉,又是村落人丁兴旺、财富实力的象征。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唐模村的水口设计就是徽州古村落水口建设的典范,匠心独运、别具一格,可与杭州西湖相媲美。唐模村位于古徽州腹地,始建于唐朝,发展于宋元,鼎盛于明清。古人云:唐模裳樾,饿死情愿。可见古时唐模的殷实和繁荣。唐模村座东朝西,檀干溪蜿蜒穿村而过,村内水圳密布,溪旁古居林立,店铺栉比,村民临水而居。有十座不同风貌的古桥连接两岸。正如本村晚清翰林、南国诗杰许承尧诗中所描绘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