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资政新篇》是一八五九年洪仁玕由香港到达天京后,根据当时的“时”和“势”,向洪秀全提出的一个统筹全局的建议书。在这份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诸方面的纲领性文献中,洪仁玕冲破落后狭隘的思想巢臼,大胆地提出了改革太平天国内政和学习西方国家先进文化思想、科学技术,在中国建立近代工业体系的一系列措施,表现了近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满腔热情和革新精神。 洪仁玕(1822—1864年)是洪秀全的族弟,也是出身于中农家庭的知识分子。在他年轻的时候,就接受洪秀全革命思想的影响,成为拜上帝会最早的信徒之一。一八五一年,洪秀全在金田起义时,他由广东赶来参加,因太平军已转战永安,没有赶上起义队伍,折回广东。后来清朝反动政府搜捕洪秀全的家族和信徒,他避居香港。一八五四年,他到上  相似文献   
2.
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不断入侵中国,并与中国封建主义相勾结,对中国人民进行压迫和掠夺,使中国逐步沦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境地。为了挽救国家民族的危机,我国先进分子曾拜日本和欧美诸国为师,不辞千辛万苦地向他们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但是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不能实现。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在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代表人物是洪秀全。他把西方的基督教教义与中国农民要求均等的思想结合起来,试图在中国大地上建立农民的“天国”。1851年1月,他  相似文献   
3.
宋教仁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之一。辛亥革命前后,他在同盟会中的声望和地位,仅次于孙中山和黄兴。近年来,有的文章一提到宋教仁,就讥笑他是什么“议会迷”。这样的评价是不全面不公正的。宋教仁,为资产阶级革命奔走呼号,并献出了自己的一生,在我国近代史上应该是个值得肯定的人物。 一、走向革命 宋教仁(1882—1913年)字遁初,号渔父,湖南桃源县人。早年父亲去世,赖其母抚养成人。1899年,他由私塾转入漳江书院读书,喜爱政治、法律、地理等学科。1903年春,他考入新式的武昌文普通学堂。这时候资产阶级改良派已经堕落,资产阶级革命思潮正在兴起,宋教仁在学校中常与同学田桐等议论国家大事,朦胧地产生了革命思想。同年夏天,留日学生黄兴由日本回国,到武汉两湖书院演讲,抨击清朝政府的腐败,力主改革政体以救国,宋教仁听后非常信服。后来黄兴被湖北地方当局驱逐出境,回到湖南长沙,宋教仁也愤  相似文献   
4.
那拉氏,即慈禧太后(一八三五—一九○八年),是我国近代史上的大阴谋家、大野心家和大卖国贼。她从一八六一年第一次“垂帘听政”到一九○八年死去,先后搞了两次宫廷政变,三次“垂帘听政” (第三次改名“训政”,实质仍一样),前后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之久。在她执政期间,对内疯狂镇压人民革命,残酷榨取民脂民膏;对外妥协投降,丧权辱国,把中国人民推入苦难深渊之中。本文的任务不在对那拉氏的累累罪行进行全面揭露,只是剖析她当年怎样搞阴谋诡计,篡夺国家最高权力的历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