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德里达以幽灵来指称马克思的精神和遗产,把马克思主义幽灵化了。“德里达的马克思主义”,是幽灵学的马克思主义;解构和异延是幽灵学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德里达的幽灵学马克思主义所给予我们的,只能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乌托邦,是一个永远不可能实现的允诺。  相似文献   
2.
拉克劳的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经典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批判和重构。 拉克劳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同一体和辩证法理论三个主要方面进行了批判和重构, 在此基础上, 拉克劳提出了其后马克思主义的霸权理论、 社会理论和辩证法理论。 通过对拉克劳一系列文本的解读, 为理解后马克思主义的霸权理论奠定了基础, 同时对我们深入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的批判,齐泽克指出,在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质询的理论中,存在着两个失败,其一关涉阿尔都塞对意识形态的理解,其二关涉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质询的主体的理解。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主体的错误在于,它未能认识到在意识形态质询之前存在着的一个主体,即拉康式的主体。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主体理论有某些相似之处,巴迪欧的事件主体理论强调了主体是在事件中形成的,也就是说,主体是主体化过程之后才出现的。鲁达试图以预期的主体的概念来补充巴迪欧的事件主体。这个预期的主体接近于拉康的主体概念,但仍然存在着细微的差别。鲁达的预期的主体表达事件发生之前的前主体,这种主体并不是真正的主体,而对拉康而言,这个预期的主体是主体的零层次,主体化了的主体只不过是派生模式。齐泽克立足于拉康精神分析和黑格尔哲学之间的交互解读,试图建构一种超越民主唯物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并在其基础上建构一种先验唯物主义的主体观,其理论意图值得肯定,但是齐泽克在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论述中,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摇摆不定,并且有滑向其试图批判的德勒兹的新唯物主义的倾向。  相似文献   
4.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解放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选择具有深层理论渊源上的关联性。解放思想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思想和理论基础,也构成了沿着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继续前进的关键。只有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才能应对国际国内的复杂形势,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继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5.
在《历史理论》中,赫勒提出要以历史理论来取代历史哲学。总的来说,赫勒所谓历史理论是对传统的历史哲学的一种修正,是一种未完成的历史哲学,它悬置了历史哲学对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的肯定,而代之以一种对历史的开放性理解。由于以历史理论取代历史哲学,赫勒提出了对社会主义的新理解,即社会主义是市民社会第二逻辑的发展,是历史的乌托邦理论,是多元化的社会主义。但是,赫勒同时又断言,社会主义仅仅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一种社会理念,而不肯定社会主义的现实实现。由此,赫勒的历史理论包含了一种怀疑主义和折中主义。  相似文献   
6.
费尔巴哈在黑格尔哲学批判和宗教批判的基础上,确立了自己的人本主义哲学.费尔巴哈以人本学唯物主义为主要特点的哲学并没有真正突破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从根本上看仍然属于解释世界的旧哲学.但是,费尔巴哈的哲学成果为马克思创立以改变世界为宗旨的新哲学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思想资源.正是在批判地继承费尔巴哈哲学的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以现实的人和人类为本体的历史辩证法.  相似文献   
7.
8.
:对象 a 是拉康晚年提出的哲学范畴。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中的崇高对象,与拉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对象 a 关系非常密切,崇高对象就是对象 a 在现实世界— — —即拉康所谓幻象 \符号界 \象征界中的赋形。如果说理解对象 a 是破解拉康哲学理论的关键,那么破解对象 a到崇高对象的逻辑,则尤为重要。对象 a 是一个幽灵式的虚在,但它通过崇高的位置、幻象的座架、双重的欺骗这三位一体的幻象机制,现形为崇高之物,它由一个卑俗的虚无的幽灵,现身为崇高的实在的实存之物。通过安提戈涅、法西斯主义意识形态中的犹太人、国王等例证,齐泽克有力地论证了崇高对象的生成过程。理解对象 a 的嬗变逻辑,为我们进一步理解拉康的精神分析哲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康德的自由观建立在其理性认识的二律背反的基础上,康德的自由是一种理性的自由,而不是现实的自由。康德悬置了自由和因果性的矛盾,而没有解决这个矛盾。阿多诺通过对康德自由观的批判,阐述了自己的否定性的自由观。阿多诺批判了康德对二律背反的态度,同时指出了康德自由概念的社会起源,并认为践行康德自由的主体乃是理性主体,自由中包含了理性对非理性的压迫,从而使自由陷入困境。阿多诺针对肯定自由概念的疑难,提出了一种“否定性”的自由概念,提出自由就是对不自由的否定。但是,阿多诺的否定难以触及真实的现实领域,他对不自由的批判缺少历史和现实的维度。要真正达到人的自由,只有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在人们改造社会现实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