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汉代盛世的兴衰与最高统治者的个人素质、吏治的清廉或腐败、人才的选拔任用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更深层的原因则在于国家制度的建设。汉代盛世的出现是统治者通过逐步建立、完善一整套的国家制度,解决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法治等方面的问题,成功调节阶级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后得以实现的。没有相关的制度建设,不可能出现汉代的盛世。同样,汉代的衰落与它在国家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缺陷有着必然的联系。国家制度本身与生俱来的、不可克服的结构性弊端与缺陷是汉代由盛而衰的制度根源,而由此产生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最终导致了汉政权的瓦解。  相似文献   
2.
杜庆余 《唐都学刊》2009,25(3):21-25
私有土地和依附人口是汉代田庄形成、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田庄主通过国家的授田、赐田、继承、买卖或强取豪夺获得了大量土地,并依靠其控制的宗族、奴婢、宾客、徒附等依附人口建立起了自己的田庄。土地和人口的流动性使得以土地和人口为基础的田庄不能在某一个家族中长久地延续下去。  相似文献   
3.
汉代田庄主以雇佣劳动或收取地租为手段控制的宗族、宾客、徒附、部曲、奴婢等众多依附人口,除奴婢外,他们不仅在法律上是国家的编户齐民,而且在社会现实中,其绝大多数也处在国家掌控之中,承担国家的义务.即使是在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的非正常社会状态下,田庄中的依附人口即便不在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下,也在地方割据政权的控制之下.否则,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权都将无法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4.
论汉代田庄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田庄在汉代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汉代田庄的存在与发展,对于汉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繁荣起了重要的作用,顺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步。田庄主是在地方上拥有较强的政治和经济实力的名门著姓,控制着国家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机构,有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乡村教化、稳定乡村社会秩序的作用。由于田庄是一个综合经营的实体,具有能够"闭门成市"和自给自足的特性,在国家强盛时期,田庄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积极因素;在国家控制无力的情况下,田庄又会成为割据势力的经济基础和政治支柱,表现为国家统一的对立物。田庄对汉代社会所起的作用主要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汉代国家控制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5.
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通过制礼作乐,建立起一套以礼乐为核心的完整统治制度。周公构建的制度中影响重大的有宗法制、分封制、嫡长子继承制、法制等。  相似文献   
6.
汉代田庄商业经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庆余 《东岳论丛》2006,27(5):134-137
汉代田庄的商业经营活动十分活跃,存在着田庄内部市场和外部市场两个并行的、关系紧密的市场。田庄内部市场的交易主要是为了满足田庄内部日常生活的需要,田庄外部市场的交易则主要是为了获得货币和增值。汉代田庄活跃的商业经营活动所形成的两个市场,是由汉代田庄的经营方式,特别是汉代的重人轻地的赋役政策所造成的结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