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1.
当前我国乡镇改革的重点、突破口及目标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镇政府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传统乡镇基层政权组织呈现出诸多弊端。而这些弊端,不是简单地依靠过去那种精简、缩编等改革措施所能解决的,必须确立新的改革理念。本文认为,现今乡镇改革的重点应是建立以中心城镇———建制镇———集镇(乡政府所在地)———农村社区建设为一体的乡镇区划设置模式;改革的突破口应是适度合并乡镇区位设置;改革的目标取向应是转变乡镇财政供给体制,强化乡镇政府服务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促进本区域的经济发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近就地转移,促进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杜瑞珍 《南都学坛》2001,21(5):93-94
舆论监督是公民言论出版自由的具体表现形式 ;是新闻媒体依法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表达公民对国家事务与公共利益有关的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的言论 ;是现代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和体现 ;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能 ;是反腐倡廉的一把利剑  相似文献   
3.
杜瑞珍 《南都学坛》2006,26(6):123-124
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必然伴随着部分农村劳动者被排挤出农业劳动岗位成为剩余劳动力。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必须同城镇化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城镇化是实现乡村经济实体集聚的基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的有效途径;要以优势主导型特色产业为中介和纽带,拉大产业链条,营造规模型乡村经济实体,形成小城镇建设与主导型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互动机制,拓宽就业岗位,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或就地转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