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综合类   4篇
统计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自1999年全国高校普遍实行扩大招生政策以来,在一定时期内现有的师资力量和设备规模很难满足快速增长的教学条件要求,导致当今社会出现了部分高校的本科毕业生整体质量下滑,就业难的问题。如何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高等教育问题,除了国家继续加大教育投入之外,笔者认为针对目前高校的一些专业,尤其是理工农医等自然科学领域,变革部分原有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高学子的实践和独立研究能力也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在电源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源规划是一类复杂、非线性组合优化问题.传统的方法随着规划期的延长,考虑因素的增多,难以有效的进行优化,在实际应用中作用有限.首先,对电源规划优化问题进行了建模.然后,对于粒子群(PSO)的迭代策略进行改进,在此基础上,运用遗传粒子群(GPHA)混合优化算法进行了优化尝试.考虑到电源规划中相关参数众多,在优化过程中引入了虚拟变量对电源规划中的问题进行了简化描述;GHPA算法的适应度评价函数设计中,运用了罚函数的思想,以提高算法优化的效果.最后本文使用某省实际负荷预测和系统负荷实际数据,进行了电源规划方案优化,得到了优化后的电源规划方案,并与普通的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以及传统的动态规划算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比较的结果显示出了本文提出的算法在优化结果和速度方面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歧阜大学为例,对日本地方性综合大学在法人化改革前后的农科专业方向设置、专业课程体系和结构、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培养质量监控等方面进行比较。改革后,专业和方向的内涵发生了较大改变;课程体系在注重宽口径的同时更加强调厚基础,课程结构更优化、层次更分明,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方面有较大自主度,开设的课程体现该校学科专业特色,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广泛适应性。以上可为我们深化农科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更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4.
日本的教育是成功的.它虽不是尽善尽美,但它在为日本达到目前的社会水准提供了无可争议的基础保障.通过比较中日两国高等农业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与管理措施上的一些差异,谈谈自己在两种教育模式中学习、工作的一些体会,并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法律是民族生活的智慧沉淀,是共同体理性自缚的规则体系,是历史长河中“变”与“不变”的浑然一体。法律致力寻求的是超越和扬弃公共政治生活的不确定性,确认、保护并追求更为美好的理想秩序。法律学者则是发现、解释、建构这一理想秩序的智识主体,不仅有指导精细司法的守护之责,更有襄助理性立法的创制之需。法律学者以保守审慎为职业美德,其核心要义在于,洞明法的变与不变。因应时代之变,以分寸拿捏得当的审慎智慧把脉时代,为全部法律学者尤其公法学者之职分与使命。始于1840年的中国法治现代化在具体部门法层面取得了有效的技术积累和制度成就,但宪治层面的宏观理论体系与制度架构则仍然处于复杂的演进之中。2018年修宪是这一演变进程的当代节点。作为公法学者,我们深刻理解宪治关涉古今中西文明之大端,以及本国政法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因而难以比拟具体部门法的移植仿效功夫,而必有自身独立、整体之理解与创制。历史传统与时代性必然构成宪治思考的背景和限定因素。2019年恰逢建国七十周年、“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其中蕴含的中国宪治精神要素与制度脉络极其丰富,而理论解释、论辩与建构之空间亦极其开阔。中国宪治精神从救亡图存演进为民族复兴,并有进一步拓展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文明宪治趋势,而汇为世界法治现代化进程之亮丽部分。同时,中国宪治精神之探讨仍需高度关注及汲取英、美、德、法等国宪治精神之比较经验。有鉴于此,云南大学法学院于2019年4月12日举办主题为“时代变迁与公法学者的使命”学术研讨会,邀集国内有代表性及深入研究的公法专家学者共同切磋研判,推动中国公法科学的理论多元化对话、竞争及富有内涵的发展,并对中国宪治的改革进步略尽绵薄之力。本刊精选其中优秀发言稿件,以“新时代公法的理论视野”为主题汇集成一期专题笔谈,以飨读者。此专题笔谈分别由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端洪、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支振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张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田飞龙、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副教授王恒、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讲师邬蕾、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讲师贺亚宜、云南大学法学院讲师刘敏、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讲师杨尚东共同完成。  相似文献   
6.
目前,电力客户的电费回收仍旧是以先用电后缴费的模式为主。同时,电费的欠缴在很多地方并没有与欠缴者自身的综合信用联系起来换,尤其是大客户,以企业用户为主的欠费,数量往往较为巨额,动辄数千万元,然而对其自身的信用几无损害。电力客户之所以欠费,有多种原因,不排除有故意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