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永仁彝族赛装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的2月26日,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中和乡直苴村,这个有着许多悠久的民风、民俗的民族村庄,一场万人参加的彝族“赛装节”拉开了序幕。各路媒体纷纷蜂拥而至,观赏这一彝族服饰奇观。还有不少研究彝族的专家学者也来到现场进行考察研究。关于“赛装节”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传说在很早以前兄弟俩朝里若、朝拉若到直苴打猎,当时这里土地肥沃,弟兄俩从箭筒里抖出三粒种子种下,待秋后再来看时,已见谷穗金黄饱满,于是他们便让乡亲前来这里居住生活。因兄弟俩开发直苴有功,很多姑娘都爱上了他们。长老们只得商定在正月十…  相似文献   
2.
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8年以来,我国高校持续扩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高等教育培育机制与社会需求的错位和脱节是造成人才供需矛盾的主要原因。本文剖析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基于系统工程和胜任特征理论构建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的框架模型,以培养大学生职业化素质为核心,以促进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执行为手段,以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为目标,从大学生职业能力素质模型、大学生职业能力素质测评系统、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育机制、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等方面构建了四位一体的耦合培养体系,以期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法律话语权力意识的批评话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的语言学转向”使传统法学理论中的法律语言观开始受到怀疑并被消解、重构。从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视角研究法律话语,发现法律话语的机构化是一种意识形态化的、杰出的专业实践的典型统一体,其一元式和独白式(封闭的)话语的话语秩序决定了法律话语相对于其他多种语言和话语来说是封闭的和晦涩的;话语意识形态是为获得或保持权力而服务的,具有极强的社会建构功能。  相似文献   
4.
5.
海德格尔的"在世存在"的观点表明人的存在不是单纯的个体的存在,而是作为"常人"在世之中,强调人处于一个随时都被他人影响、异化的世界,人逐渐背离自己的元初状态,成为一个被世界规训的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则指出劳动过程中人的对象化、客体化,并由此导致人的本质异化。从"在世存在"的视野分析异化理论,有助于探求人的根本存在状态。  相似文献   
6.
一、以坚持个人全面发展为重点,努力实现自身和谐(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丰富干部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成了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区局党组始终以正确的思想引导人来教育广大干部职工:一是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二是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三是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  相似文献   
7.
论美国殖民地时期的清教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7、18世纪的清教运动发端于英国 ,兴盛于北美大陆。作为新英格兰最早的移民 ,清教徒以自己的宗教思想实现着他们的理想 ,对北美殖民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并对后来美国人的价值观念、个人主义、伦理道德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主要表现为高校人才培育模式与社会岗位需求脱节,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职业能力与社会需求脱节,企业社会责任感有待提高,政府及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后劲不足。高校应积极探索与社会需求相符的人才培育模式;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升职业能力;企业应提高责任意识,在促进就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政府和高校要完善相关就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9.
我国国有大型企业改制循序渐进,成功率高,社会震动小.但国有大型企业薪酬改革中存在薪酬结构不合理、薪酬差距过小、市场化程度不够、绩效考核不得力等问题.其改革方案设计要点:一是前期准备充分,二是多做沟通,三是提出合理的薪酬体系再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0.
从英美法系法律隐喻的研究现状入手,通过对法律隐喻话语作用的阐述,分析了法律隐喻五个方面的说服功能,指出了其所具有的意识形态功能。法官选择法律隐喻这种话语结构,其实就是拥有权利和占支配地位的社会群体通过对话语的操纵,将自己对社会真实的解释和社会真实的特定意义加之于其他社会群体的能力,因此法律是隐喻成为社会现实的重要语境,隐喻是实现法律话语说服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