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7篇
综合类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他是我国20世纪最重要、最有影响,也最有争议的一位哲学家和哲学史家。对于他的学术思想,无论在生前或者在身后,都褒贬不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对他的评价也就越来越全面、越来越客观、越来越公允。这是一件值得令人欣慰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哲学基本问题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可济 《东南学术》2006,(1):125-134
天人关系,"天道"与"人道"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基本问题.这个问题在中国哲学发展的不同时期的不断演变中,又有其特殊的呈现.儒、道、佛三家对此问题回答的视角,也各具差异.本文对此作了初步的探讨和简要的梳理.  相似文献   
3.
正众所周知,哲学在本质上是一种理性的学问,是非常讲究逻辑的,概念是哲学思维的基本单元。因而哲学以其抽象性、普遍性而令人感到无比的枯燥、难懂。——这是众多为学者对哲学的印象,当然,这并不能够完全、准确地说明哲学的特性。哲学史是历史上哲学家们先后提出的哲学范畴与哲学概念的演变的历史。——这也是一般人对哲学史的看法。那么,哲学思维中,"想象"是否也应该占有其应有的地位与作用呢?对此,以往的哲学著作并未给予清晰的回答。而这,理应给予明确的回答的。  相似文献   
4.
(一)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古代辩证思维方式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如何弘扬古代传统文化的精华,揭示其中所蕴藏的现代意义,是当前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比利时布鲁塞尔学派领导人、耗散结构理论的创立者普里高津曾经高度评价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他引用李约瑟的观点说:“西方科学向来是强调实体(如原子、分子、基本粒子、生物分子等)而中国的自然观则以‘关系’为基础,因而是以关于物理世界的更为‘有组织的’观点为基础。”“他还指出,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是着重于研究整体性,研究协…  相似文献   
5.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理论思维和辩证逻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这个方法首先是由黑格尔在唯心主义的基础提出,后来,马克思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对它进行改造,并且加以重新表述。马克思曾经把这个方法称为“我的辩证方法”,哲学界也公认它是辩证方法的核心,但对它的研究却十分不够。这种状况和这个方法的极端重要性是很不相称的。为了推进这方面的研究,笔者愿意提出一些探讨性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在王阳明那里,"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是相互联系的。"心外无理"说更多地反映了他与程朱理学的分歧,而"心外无物"说更为直接地牵涉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问题。"人心与物同体"的说法是王阳明的一个重要观点,它既可以从本体论方面来说,也可以从认识论方面来说。王阳明是从"人心与物同体"这个本体论的视角来阐述他的认识论的。对于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因其是对西方哲学、特别近代哲学的概括,因其是划分唯物、唯心的唯一标准,不能轻易否定。但是,正因为它毕竟主要是对西方哲学、特别是以认识论为中心的近代哲学的概括,如果考虑到哲学发展的阶段性、时代性和民族差异,这个论述是可以、而且应该加以丰富与发展的。这才是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应有的正确态度,这也是我们研究王阳明哲学时必须遵循的一条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7.
8.
1.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的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改革,不仅要用这个理论作为教学的中心内容,而且要以它作为整个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本文着重阐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于提高我们对教改重要性与迫切性的认识,对于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坚持与发展的关系,对于更新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等,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2.在战争和革命的年代,对青年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是不言而喻的。现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任继愈先生关于老子哲学的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他主编的三种中国哲学史著作和他对《老子》一书的注释之中。他在1963年出版的《中国哲学史》中认为,老子是一位朴素唯物主义者;1973年出版的《中国哲学史简编》中改变了看法,认为老子是唯心主义者。1983年在《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中,他全面地审视了上述两种看法,认为它们都"犯了把古人现代化"和"片面性"的错误。他在老子哲学研究中在方法上的不断探索,以及他勇于自我超越的学术精神,给人们以很大的启迪与激励。  相似文献   
10.
冯友兰先生在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中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法进行比较后指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思想,是把矛盾斗争放在第一位;而中国古典哲学则是把矛盾统一放在第一位。人是最聪明、最有理性的动物,人类社会未来所要走的道路,将会是"仇必和而解",而不会"仇必仇到底"的。本文就矛盾对立面的统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理论阐释;并且揭示出冯先生的矛盾观对于更好地理解与构建"和谐社会"所蕴含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