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小说《重生》中存在一个"康复"与"毁灭"的悖论:患病军人一旦康复就被送回制造创伤和死亡的战场.以福柯权力理论观之,可以发现这一悖论蕴含规训与反抗两个相反的权力维度:从规训角度看,空间权力规训塑造了患病军人驯顺的肉体,男性气质规训建构了他们臣服的主体,因此在战时英国社会的监狱式规训下,他们无处可逃,只能重返战场,接受"毁灭";从反抗角度看,萨松与军方当局展开三次话语权博弈,最终以个人的慷慨赴死解构规训权力,同时激起帝国体制服务者对体制与战争的反思,在大英帝国行将就木之际留下民族日后重生的火种.  相似文献   
2.
伊夫林·沃在《衰落》中着力刻画20世纪英国绅士形象,但现有研究忽略了一个悖论:为何一向恪守绅士规范的保罗和普伦德格斯盛赞被视为“无赖”的格莱姆斯,直言“无赖可以是杰出人物”“格莱姆斯是不朽的”?以德勒兹欲望哲学观之,可发现小说中绅士与“反绅士”的对立象征着资本主义道德束缚与欲望释放的矛盾,并体现于这三个无产者对绅士道德规范的不同态度。小说结尾,绅士对“反绅士”的赞赏传递出无产者的觉醒:绅士规范已然异化为资本主义压迫的工具,是社会强加于无产者的道德枷锁,而“反绅士”这一颠覆绅士传统的形象表面上违背公序良俗,实质上传递出无产者奋力挣脱这一枷锁、释放内在欲望的生命力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