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7篇
管理学   18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88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216篇
社会学   29篇
统计学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学习一种外语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 ,分析了中国与英语国家文化的差异。着重强调外语教学必须重视文化因素 ,加强文化的导入。  相似文献   
2.
新疆各族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四十八年前,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七·七芦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我国军民奋起抵抗,我国历史进入了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在东方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伟大的。经过艰苦卓绝的八年浴血奋战,我国各族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一百年来中国人民反对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历史上取得的第一次完全的伟大胜利。在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册中,新疆各族人民以自己伟大的历史贡献,书写了光荣的一页。  相似文献   
3.
家具是室内的主要构成要素.按制造家具的材料分类,可分为实木家具、金属家具、竹藤家具、软体家具、塑料家具、玻璃家具、聚醋家具;按家具的功能分类,可分为家用家具、办公家具、商用家具等.家具制造业是轻工业的重要行业之,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分析研究家具制造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前景及对策,有利于解决问题,抓住机遇,促进发展,更好地满足市场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中国文学已经走完了它的全程 ,并完整地展现在我们的记忆与案头。纵览 2 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的发展进程 ,可以看出 :从“人文主义精神”到“社会主义思潮” ,再到世纪末“现代主义理念”的“生、住、异、灭”的嬗变演进 ,这些决定了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走向 ,也使传统“现当代文学史”分期理论与编史叙述的本质缺陷清晰地暴露出来 ,从而有力地支撑着“2 0世纪中国文学”编史叙述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5.
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模式是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与学理论的集中体现,网络的出现为学习者提供了适应个性化需求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建立满足不同学生需要的网络学习模式,是网络教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后娘     
俗话说:"后娘春天面,说变就变。"但后娘也是娘,一位山村妇女用她几十年的嘉言懿行匡正了这种世俗偏见。在江西三清山下的枫林村,故事的讲述者为他的后娘唱了一支浸润真情的颂歌——话得从亲娘谈起。那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我多病的娘熬过了寒冬,却走不进自己生命的春天,撇下姐姐、大哥、二哥和  相似文献   
7.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时代所需要的历史叙述与文学观念 ,成为了学术的基本权力。 2 0世纪中国文学已经走完了它的全程 ,并完整地展现在我们的记忆与案头。纵览 2 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的史学进程 :从“人文主义精神”到“社会主义思潮” ,再向世纪末“现代主义理念”的嬗变演进 ,决定 2 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的整体走向 ,传统的“现、当代文学史”的分期理论与编史叙述的本质缺陷 ,清晰地暴露出来 ,从而有力地支撑着“2 0世纪中国文学”编史叙述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8.
唐君毅指出,人的心灵对于有价值的对象会自然产生爱慕之情,这种好善恶恶、愤悱向上之性情的自然流露,是一种即知即行的心灵活动。它所感知的价值理想,作为既真实又应当的命令,先实现于内心,再求被实现于现实世界。人的生命心灵中原始的至性至情能超越"我执"的限制与封闭,而达至我与他人他物的同情共感。这便是"分别我执"的超越,也是心灵的感通。唐君毅指出最充实圆满的宗教精神能展现天地人三才之道,源于人之精神超越性的最高表现。他以"超越的感通"来表示人的这个超越向上的向度。我们可以用唐君毅描绘人之仁心客观化为天心的历程来表示人在此的超越性。这是一种对人本身之"无限心量之具体内容"的深切领悟。如此向上超越感通的信心便是来自于人性中愤悱向上的好善恶恶之性情。  相似文献   
9.
省略是日语和汉语中均存在的现象。日汉语言中的成分省略主要包括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等等。日语和汉语的谓语都有省略的情况,两者既有相同点,也有相异点。本文旨在通过日汉谓语省略现象的比较研究来探讨日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以及语言与文化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