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作为满族民间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满族歌谣,是满族民众对生活及自身情绪的诗意表达方式之一,朴实、自然、亲切、生动而又不乏真实。当我们透过那些看似浅显易懂的表层文字,向纵深挖掘,不难发现,其文本意象是丰富而又多姿多彩的,并构成了独特的意象群,使得满族歌谣更加独具魅力,那么这些意象由何而来?又有着怎样的特殊意味呢?由此,我们将打破满族歌谣的字面信息传达,试着从歌谣的文本中找到这些意象的来源,并进一步探寻这些意象的触发点、生长点,以利于更好地了解、研究、解读满族歌谣,对深入把握满族民间文学及文化的内在意蕴,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东北戏剧是中国带有地方色彩的戏剧形式。其中,牡丹江戏剧为代表的"黑土戏剧"发展得较好,尤以付军凯、王治普两位剧作家的作品最有代表性。他们的剧作不仅是对黑土文化的有力诠释,而且是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切反思,并以其质朴、丰富、多元化,曾一度在国内引起很大反响。  相似文献   
3.
节令是风俗的产物,风俗则是一个民族原始心理的折光。所以探求清明节的原初意义,必须追根溯源,还原它的本来面目。清明节实际上是由中国古代的一个大型春祈仪式演化而来。  相似文献   
4.
满族歌谣是满族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族及其先人的口头诗歌创作。它以丰富的思想内容、独特的艺术风格、浓郁的民族特色在满族人民中世代流传。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满族歌谣的流变及其表现形式走近这个民族,对其做近距离的关照并与其对话。  相似文献   
5.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文学都有其生存的"土壤"和成长的基础,都由多种因素构成,作为满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满族歌谣也是以此为根基。白山黑水独特的自然环境为满族歌谣提供了生成与发展的"河床",由此切入,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满族歌谣生成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艺术的起源”问题或许是“永远没有确定答案的‘黑洞问题’,但千百年来,它诱人思考的魅力‘历久不衰’”,本文将探索的触角伸向艺术前的艺术,就朱狄《艺术的起源》中的几个问题做了试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