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鸠摩罗什(公元344——413年),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我国新疆库车、沙雅县一带),在中国佛教史上,与真谛、玄奘齐名,并称为三大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在西域诸国完成了由佛教小乘到佛教大乘空宗的思想转变之后,于弘始三年(公元401年),被后秦主姚兴迎至长安,待以国师之礼。在短短十几年中,他通过对近四百卷佛教典籍的传译和阐发,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印度佛学按本来面目介绍进来,对六朝时中国佛学的繁兴以及隋唐佛教诸宗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影响波及到他以后的整个中国思想界。因此,研究鸠摩罗什的思想和其宗教活动,对弄清中国佛教思想的演变发展,了解古代我国内地与新疆地区思想文化的交流往来,都很有意义。本文仅就鸠摩罗什的佛教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和特点,以及他入关后的译经活动对中国佛教思想的作用,做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2.
3.
作为一支力量的中国知识分子,自先秦起,时起时伏地影响着中国历史进程的独特发展。先秦时期几代知识分子留下的精神文化遗产,很大程度上范围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心理特征。从隋文帝废除了世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实行选拔知识分子的科举制度,就一直成为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的基本国策。我国这样一套系统的为世界其他国家所无的选拔、任用知识分子的制度,标明了中国知识分子所经历过的一条独特的历史道路。  相似文献   
4.
由孔子首倡的“中庸”,作为一种生命力旺盛的思想和思维方式,追随中国社会的进展,稳定地延续下来。它以多样的形态,生动有力地展开在我国社会意识的各个方面,陶铸和范围了我们民族的心理,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