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3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歌卜与卜辞     
歌卜是藏族男女青年用唱歌的形式来猜测爱情的一种娱乐活动,有专门歌词,与敦煌出土的吐蕃《卜辞》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就此问题,略谈个人的浅见。 古代卜辞和歌卜的正文注释 现存古代吐蕃时期的卜辞,正文都是诗歌,而且都有一段注释。如果不看注释,就卜辞而言,看不出有打卦的痕迹,只有依据  相似文献   
2.
居住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洲的十多万藏族人民,有一种强悍的气质,被人们称之为“康巴精神”。他们的生活习俗也很独特,其中有不少古俗的痕迹。 一、住房 这里的住房高大宽敞,建筑风格独特,带有古堡的色彩。住房主要有三种式样: 第一种为土木结构的两层楼,这种楼四面土壤,房内地板、天花板、隔板都用木料,房顶盖有几千块长条小木板(等于瓦),  相似文献   
3.
今年元月,我参加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很受启发,获益匪浅.这次会议的召开,对于进一步做好民族工作,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巩固祖国统一,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必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产生深刻的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对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寄予厚望.作为党培养的一名民族干部,对本民族和本地区的发展,也有一些粗浅认识.总面积120万平方公里的西藏,是社会主义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平解放前,西藏经济文化曾长期停滞,生产萎缩,工具简陋,耕作粗放,技术水平基本处于原始状态;交通极端落后,全区没有现代化的工  相似文献   
4.
藏式古建筑的雷电防护不能千篇一律地和现代建筑一样设计和施工,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巧妙利用藏式古建筑的结构特征,金顶和屋顶的各种金属装饰来代替雷电接闪器,不需要安装影响古建筑原貌的专用雷电接闪装置,避免出现保护和破坏并存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卓,藏语原是舞蹈的总称,现在成为卓歌舞的专用名词。卓,是一种无伴奏的集体歌舞,有悠久的历史。据《敦煌吐蕃文书》,卓的历史可上逆到公元7世纪之前,那时有称之为“顾鲁”、“鲁”和“契”的三种歌,这三种歌的唱词中常提道“鲁郎呢卓冬巴”,即“又唱歌又跳舞”。其中的“鲁”意为歌,“卓”意为舞。此外,在敦煌的古藏文文献中,常把“誓词”一词写为“卓次”(此处的“卓”与意为舞蹈的“卓”字同,“次”为词),如译为汉文则应是舞蹈词。那么当时的誓词是边舞蹈边唱还是其它形式呢?这只有留做以后考证。但是,根据这些零星的记载,可以从中看出卓的歌舞与“顾鲁”等有密切关系,而卓的歌词则与盟誓的语言习惯有关。现在的卓歌舞,虽与“顾鲁”及誓词有关,但它做为一种完整的歌舞形式,其形成则应晚于公元6世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