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篇
  199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毛泽东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强调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功能,把哲学理论转化为方法,在揭露和克服主观主义的斗争中,建构了哲学方法论体系,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方法论,从而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 邓小平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建构的哲学思想方法论体系。他不仅反对了新的教条主义,而且既警惕右又主要是防止了“左”,认为“左”和右都会导致葬送社会主义。他强调从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以“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相似文献   
2.
认识的过程和阶段问题是认识论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在实践的基础上,人类的认识如同被认识的事物一样,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这种基于实践的由浅入深的辩证唯物论的关于认识发展过程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以前,是没有一个人这样解决过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我国哲学界对实践概念及其定义理解不同,表述不一。这个问题,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基本原理的理解,也关系到对教育、科学、文化和知识分子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的估价。本文着重就实践的定义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