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篇
  201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历史性、文化空间与文化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在台刊《哲学杂志》第38期上发表文章指出,文化立基于一社群在特殊时空中新展开的生活世界所隐含的意义体系,无论我们将该时空脉络理解为主体的意向性前后环视的复合模态,或该社群的存在可能性的展现场域,其意义体系的展现总离不开本有的历史性与其生活空间。由于文化是一个社群在时间中长期形成的生活方式,也因此具有历史性,此历史性指的是该群体在长期历史中形成的生活类型;此一生活类型在空间中的具体表现,则为种种生活圈及其彼此的关系。就此而言,全球化与本土化不应再持以前相互对立甚或冲突的观点,而是处在一种动态对比、相互依存…  相似文献   
2.
伦理学理论与专业伦理教育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一引言本文拟从伦理学的角度,探讨专业伦理教育的伦理学理论基础相关问题。由于伦理规范和伦理思想的形成,都有其长远的历史发展和深厚的理论意涵,不是速食面式的分析和讨论便能济事。因此,讨论专业伦理之时,厘清其伦理学理论依据,有时甚至要回朔中西哲学史上的学说,尤其是儒家伦理学和亚里斯多德与康德等人的伦理思想,都会很有助益。不过,伦理学理论众多,究竟何者与专业伦理教育较有关系?甚么理论比较适合当前职业伦理教育的需要?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当前几个主要的伦理学理论加以评析。  相似文献   
3.
我们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可以视为以下两方面之间的动态张力与互动的历程:一方面是现代科技所促成的普世化、全球化之过程,另一方面则是历史意识的觉醒,导致对每一文化传统的独特性及对生命意义的关怀。在这种全球化与特色化的张力之下,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遭遇到许多严重的问题。从哲学看来,问题的最关键有以下数点。第一,虽然现代科学在方法上与理趣上仍有其特殊性,无法成为人生意义的唯一判准,而且在理论与实验上的操作性与展演性,使得科学家往往不自觉察其科学活动意义何在。换言之,科学研究者对于其研究活动之理趣并不足够…  相似文献   
4.
儒家推己及人、恕者善推的"外推"步骤,可以视为各方差异或不同文明沟通的可行策略。"外推"是一种走出自我封闭、走向多元他者、从熟悉走向陌生的一种行动,可以分语言的外推、实践的外推、本体的外推三步骤为之。儒学中的"恕"可诠释为一无私地走出自我封闭,走向多元他者的行动。"恕"可用"推"来诠释和实践。孔子尝谓"恕"可终身行之。人可不断外推,从自我到家庭,从家庭到社群,从社群到国家,从国家到天下,也就是所谓全球化世界。在全球化时代,通过发扬"仁"、"恕"所预设的原初慷慨,儒学必能复兴,而原初慷慨虽超越相互性,并不否认相互性,反而能整合并成全相互性。由"仁"生"义",由"义"生"礼",道德的正义优先于分配的正义。当儒学强调的"仁"所发展的相互性,能经由"恕"的外推而扩张,才能真正实现正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