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郁达夫是以独树一帜的小说创造蜚声文艺新苑,为世瞩目的文学家。同时,他也与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等我国“五四”以来的许多著名作家一样,重视对外国文学的翻译和介绍,是一位出色的翻译家。他毕生翻译了数十万言的作品,还对翻译问题发表了不少精到的见解和主张,对我国的翻译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并且也促进了他的新文学创作。但是几十年来,人们在郁达夫研究中,对他的翻译却少有触及。本文想就此进行一些粗浅的探索,以资引玉。  相似文献   
2.
《致长兄曼陀》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都达夫写给其大哥郁华的一封信稿.这封信稿是郁达夫在日本留学时期所写,距今已有六十多年,对了解和研究郁达夫早期的思想与创作,有其重要的意义.信稿是写在一本二十四开三十页厚的黑色硬面抄本上.抄本是无格的白色道林纸.信稿共两张,两面书写,计四页,用蓝黑墨水钢笔自右至左竖写.信稿开头离纸上边三个字处,写有“致长兄曼陀”,字比信正文的字稍大.信正文从顶上写起,中间不分段.信稿的前半部分,用句号标点;后半部分无标点.信稿涂改处较多,约计有五十处左右,其中有六处系用铅笔涂改,其余全用钢笔涂改.可见郁达夫在写此信时,是经过了几次的修改,十分认真和慎重.此信估计当时誊抄后寄给其长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新文学史上,郁达夫是一位深有影响的作家.他的作品,“惊人的取材与大胆的描写”,独树一帜,赢得了广大青年读者的欢迎,对我国新文学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郭沫若说:“达夫在中国新文学里面的地位,很象俄国文学中的屠格涅甫.”郁达夫与屠格涅夫在文学上的地位是否相当,暂且不论.但屠格涅夫是郁达夫接触最早、持续时间最久的一位外国作家,也是对郁达夫影响最为深远的作家之一.他们之间不论是个人经历,还是文学创作,确是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本文就这两位中俄优秀作家的关系,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