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清末民初清峪河水利衰落之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清峪河水利工程长久以来一直是关中泾阳、三原两县水利的支柱,但在清末民初它却陷入低潮。本文从《清峪河各渠记事簿》出发,结合县志等材料探究后认为由于水旱迭发、战乱不断以及其本身设施和管理的落后,导致了其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在阐述分析以上原因的基础上得出了该时期清峪河水利的衰落为后来陕西民国十八年年馑埋下祸根,并成为李仪祉回陕主持泾惠渠等新型水利工程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前,随着城市发展的速度加快,社区越来越成为各种矛盾的交汇地。按原来行政建制形成的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已明显不适应新的形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也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过的新情况、新问题。厦门市开元区按照“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社区党员为主体,社区群众共同参与”的总体思路,大力推进了“一改一调一换一创”的“四个一”工作。“一改”是实行体制改革。在全省第一个将区属6个街道党委改设为党工委,加强对社区其他组织的管理与协调领导。“一调”是对城区布局和居委会规模设置进行科学调整。为了强化社区党组织的核心作…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治水的历史悠久,成就斐然。其原因在于古代治水中常常以传统哲学为指导思想,不仅重视水利工程位置的选择,而且在统筹规划中突出重点,辩证考虑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并善加转化,同时又能根据当地环境合理利用各种资源等,充分体现了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辩证统一、因地制宜等核心理念。这些治水活动的成功有效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并实证地验证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科学性,对我们今天的治水活动依然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