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理论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潘成夫 《学术论坛》2006,37(10):78-8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扩大。文章对收入分配理论的新发展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重点分析了收入分配不平等不利于经济增长的各种机制。在此基础上,逐一分析了这些机制在我国如何发挥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金融发展内涵相当丰富且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从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视角出发,并结合西方金融发展理论进行分析,表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是不确定的。  相似文献   
3.
行为金融学没有绝对范式,缺乏统一、坚实的理论基础;其研究始终呈现分散、不成体系的状况,并还仅仅停留在对市场异常现象争投资者心理偏差的定性描述和假设检验上,其应用也仅限于微观层面。但这些都不足以成为否定行为金融学的科学性的理由。行为金融学正处于任何正统科学都必须经历的早期阶段。它具有科学的核心品质,正处于建立自己的理论范式、由非规范理论向规范理论的演变过程中。行为金融学广泛借鉴了其它学科的研究成果,将存续短暂、难以计量、临时出现的现象作为其研究对象,这与科学的精神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4.
国际投资头寸反映一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资产负债的存量关系,是分析一国对外经济关系的重要工具.中国在国际投资头寸统计上起步较晚,相关研究较为薄弱,并导致一些模糊认识.为此,将中国与日本、德国和美国三个发达国家的国际投资头寸进行国际比较,对中外巨大差异及其原因的分析表明,中美经济失衡也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外资产负债结构的失衡上,中国有理由和有条件加快改善对外资产负债结构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发生之后,金融体系需要改革已被广为认同,并且在改革大方向上已经形成一定的共识。但是,改革意味着利益的调整,因此也必然面临着重重阻力。为此,文章着重对美国金融改革的最新进展情况进行分析,对其存在的争议进行探讨,对其前景进行展望,认为美国金融改革将在保持竞争力和金融稳定安全之间取得平衡,并不会产生颠覆性的改革结果,据此文章进一步探讨了美国金融改革的经验教训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中国石油消费快速增长的同时,国际油价变幻不定,油价上涨乃至石油危机的可能性始终对中国经济构成风险。在分析油价上涨导致中国经济利益转移的基础上,将中国的石油消费需求等多项指标与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相应指标进行全面对比,从历史比较的视角,对一旦发生石油危机对中国经济可能造成的破坏程度进行评估。分析表明,中国当前的处境优于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的西方工业化国家,但油价上涨所导致的国民财富损失、石油消费需求的强劲增长和能源利用效率偏低等不利因素构成的风险均难以忽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