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2篇
统计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税收是国家存在的经济基础,同时也是国家重要的经济政策手段,加强税源控制与不断降低税收成本是当前税收理论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加强纳税评估理论研究及建设基于信息技术的纳税评估系统是达到上述目标的有效途径,建设我国纳税评估系统首先必须构建商品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虽然民办高校倒闭的原因千差万别,但高校管理制度陈旧、对人才重视不足、财务制度僵化及集权化管理方式等是其根本原因。民办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对体制的突破。民办高校需要及时发现突破管理的入口,找准依据与突破的方向,不断促进民办高校改革、创新。民办高校可以在管理目标与理念、管理方式与方法、管理风格与艺术等方面实施创新,使体制创新成为学校发展的源泉。  相似文献   
3.
熊萧 《统计与决策》2005,(19):32-34
一、教育服务核算理论概述 凡是经济活动都需要进行成本效益核算,然而,传统看法认为,非市场服务是非盈利活动,所以SNA(1993)对教育服务进行核算时假定教育服务净营业盈余为零,并以教育服务投入作为教育服务产出.按这种核算方法得到的教育服务劳动生产率是为零的,教育产出等于教育投入.这一结论显然既不能解释教育服务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现实.  相似文献   
4.
公共管理效益评价方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缅昆  熊萧 《统计研究》2005,22(10):77-4
一、公共管理效益评价方法构建基本思路1·公共管理效益是产出与投入的比较。公共管理是否存在着效益?这是摆在理论界的一个新的课题。一般来说,当人们谈及公共管理时,往往是从效率角度看问题的,很少或没有涉及到公共管理效益,甚至人们将公共管理效率和公共管理效益等同起来。其实,两个范畴虽有联系但又不相同。我们认为,公共管理效率属于微观范畴,一般指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某项特定的任务;而我们在这里所讨论的公共管理效益则属于宏观范畴,它是指公共管理部门用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多的活动成果。与企业经营效益相同,公共管理效益也可以定义为…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分析当前我国纳税评估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以企业投入产出分析为基础探索商品税税基评估思路,以企业产品消耗系数及其与行业消耗系数的偏离数值作为纳税评估指标,并在经修正后的评估指标出现异常条件下给出商品税税基评估值。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增值税评估方法所使用的指标都不能进行自我修正,也没有规模效应。本文以"投入产出"原理为基础,首先设计企业和行业单位产品每项生产要素消耗系数测算模型,然后计算这些消耗系数之间的"偏离值"和单位产品的"总偏离值",通过比较企业"总偏离值"来估计企业纳税信息,最后探讨评估模型的置信区间和预警值的测算。为方便模型在实践中应用,本文也分析了模型的应用环境、评估指标修正和规模效应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许多社会问题都与监管缺乏效率有关系。一项事业的成功在于监管制度的合理设计,而不仅仅是监管意愿或监管级次的问题。最优监管制度是监管成本与监管效率的抉择。根据监管者之间的关系,监管制度分为平行监管制度与垂直监管制度。平行监管制度效率高于垂直监管制度,但只有由有效监管者组成的监管制度才能发挥监管效率。  相似文献   
8.
判断社会是否和谐有三个基本标准:一是社会状态是否呈正态分布;二是社会平均压力是否稳定;三是社会生产是否具有效率。由于社会压力的降低有助于增进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提高社会效率,因此,建设和谐社会关系的主要方法:第一,不断降低社会平均压力;第二,密切关注社会压力分布;第三,不断降低个人压力。最后,和谐社会关系是历年累积的结果,因此建设和谐社会关系需要不断地缓解社会平均压力,并向真正的和谐社会逼近。  相似文献   
9.
孙立书  熊萧 《南方论刊》2013,(2):28-30,13
企业自主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维持企业生命的内在动力。在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调查研究,比较分析温州地区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特点,总结出企业要根据自己的特质和外部环境,选择适合自己的创新方法。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加强集成创新能力,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