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典型问题是文艺界讨论已久的一个老问题。正确地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肃清“四人帮”文艺思想的流毒,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近两年来这个问题又重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发表于《辽宁大学学报》一九七八年第二期上的赖应棠同志的《典型浅论》,就是粉碎“四人邦”后出现的典型论文中的较早的一篇。这篇文章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批判“四人帮”在典型问题上的流毒,对于某些有分岐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这种努力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赖应  相似文献   
2.
读了沈仁康同志的《典型琐谈》(载《学术研究》一九七九年第三期),得益不少。沈仁康同志在文中批判了长期以来,特别是“四人帮”统治时期典型理论研究中的庸俗社会学倾向,提出对于艺术典型的问题要“结合创作实践,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和总结”,这我深有同感,并表示完全赞同。但是,文章把典型理论研究中的庸俗社会学倾向归咎于个性与共性统一的原理,认为因此而“造成混乱”,“很容易把工作上的典型概念和艺术典型概念混同起来”,“导致了一个阶级一个典型的结论”,抹杀了“艺术典型的独特的特色”,那就未免失诸偏颇,我认为就值得商榷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