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提升应急响应过程中的组织协调效率是地震应急管理研究的重要议题。选取云南省鲁甸、景谷、盈江三个近年来发生过强烈地震的县为研究案例,从协作网络动态演化的视角切入,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政府在不同地震应急管理阶段的网络拓扑图,并通过UCINET对整体网和网络节点相关测度进行分析,对政府地震灾害应急管理协作网络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圈层结构是县级政府在地震应急管理协作全过程中的主要形态;震情矛盾、职权结构是塑造地震应急管理协作网络形态的主要因素,决定命令、资源、信息三大协作要素的内容与流向。  相似文献   
2.
山地小城镇避震疏散通道震后连通性直接关系到受灾群众能否安全转移、救灾工作能否顺利展开。本文以地震高发的滇西山地小城镇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县城(下称耿马县城)为研究对象,以沿街建筑易损性灰色度评价测算各路段的连通概率值,分析在不同地震烈度下避震疏散通道的连通性。研究表明:耿马县城发生地震烈度为7度及以下地震灾害时,整体避震疏散通道网络连通度较好,随着地震烈度的增大,避震疏散通道网络连通度下降,甚至有部分避震疏散通道不能连通。因此,在地震灾害发生前,应进行避震疏散通道的连通性的评估,并根据评价结果有效布置救灾物资,加固改造连通性差的避震疏散通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