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关于人类婚姻起源于普遍的杂婚的说法是充满严重缺陷的古典进货论指导下的产物,它在全世界范围内缺乏坚实证据。近年来仍有人试图网罗一些经不起推敲的材料予以证明。对这一在人类学界已无足重的理论,中国婚姻史学界若不进行深刻的反思,很可能还会支配21世纪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3.
渭河峡谷史家窝、北峪嘴古栈道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渭河峡谷陕甘两省交界处,隔河相望的史家窝和北峪嘴有古栈道遗迹。史家窝栈道历时久远,在自然力量和人为破坏之下已非昔日面貌,是目前渭河南岸发现的唯一一处栈道遗迹。北峪嘴栈道是渭河峡谷保存最完好至今仍然使用的栈道遗迹。两处栈道所处地形南北相对极其险要,是研究古代中原与西北地区交通、文化的重要物证。以渭河峡谷丰富的古文化内涵推断此段古栈道最早开凿应该不晚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文公东猎时开凿最有可能也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周人在泾渭流域发祥,受商朝策封,自称"西土之人",称商王畿为"中国".武王灭纣后,饼商王畿入周王畿,称关中-洛邑-朝歌一线为"中国",在"中国"之内分封采邑,承认周边氏族势力为诸侯,"中国"词称具有了明确的地域、民族、文化和主权归属意义.成王与周公东征,巩固了王畿,并灭掉周边旧氏族,分封鲁、齐、燕、晋等诸侯,致周文化与各地文化逐渐融合,周民族与各地民族逐渐融合,至春秋战国时王畿与诸侯国差异消失,中原各国与秦楚吴越的差异消失,九州认同为"中国","中国"词称的地域、民族、文化和主权归属意义再次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5.
西府社火民俗及旅游开发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炎帝开创农业和利用火而祭社祭火产生的保留在西府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府社火民俗是以姜炎文化、周秦文化为品牌的宝鸡旅游文化产业中最具潜力的旅游文化资源之一。其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具有迎神、祈福、喜庆、娱乐、宣德、明智等突出的文化功能,但存在着内容形式陈旧、资金人员不足、重视保护不够、研究开发不力等问题。建立机构、筹措资金、树立品牌、改旧布新、塑造明星、制作光盘、加大宣传、产业运作等是保护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热衷于历史评价是中国史学自古以来的传统,也是今天史学研究中的普遍现象。从19世纪以来历史学科学化的倾向和历史科学构成要素的分析中可以透视出这种史学传统既容易歪曲事实,又无所谓科学的方法,更没有追求文化原理和规律的崇高目标,只是一种服务于道德和政治的实用手段,与科学的规范和精神相去甚远。从学科性质来讲历史评价并非科学问题,只有对历史评价问题的研究才能算上科学。作为历史学中一种客观的存在只有将其划归人文的历史学,从而可使科学的历史学名副其实。  相似文献   
7.
西府民俗文化是西府这一特定的时空内发生的民间文化现象的总和,其内容包罗宏富,事像千姿百态,历时从古至今.西府民俗文化的内涵包括饮食、服饰、家居等物质民俗;组织制度、人生礼俗等社会民俗;民间信仰、巫术禁忌、娱乐游艺、民间工艺等精神民俗;神话、传说、故事、民谣、谚语等语言民俗.西府民俗文化具有原始性与农耕性、传承性与扩布性、稳定性与变异性等特征.研究西府民俗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将有助于移风易俗,开发利用民俗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8.
目前,关陇地区乡村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及文化遗产保护等。乡村自然环境封闭、农耕经济形态落后、农民受教育程度太低及政府和政策的忽视等原因导致关陇地区乡村文化设施差,投资少,资源缺;居民素质低,文化观念落后;乡村主体空巢及农民缺乏自信。通过发挥政府职能、搞好引导服务、发展乡村教育、增加农民收入、培养文化精英及找准文化建设载体等途径,可以解决目前当地乡村文化建设的问题。以关陇地区最强势、最典型的民间社火为乡村文化建设的载体,可以有效地将乡村文化建设与社火民俗的研究保护和利用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9.
10.
抢脍是一项流行于渭河峡谷地区的非常奇特和古老的年节民俗文化。虽然书志乏载,但来自史前的周边文化遗存、守旧的风俗习惯、封闭的地域环境、古老的民间传说、特殊的文化功能都足以证明它是符合中国古老文化精神的历经渔猎和农耕而遗留至今的长上对幼弱施惠和关爱的民本主义思想的载体或象征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