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美籍华人熊玠(James C.Hsiung)从文明背景、理论基础和现实路径3个维度对中国道路进行了思考.他提出中国复兴是中华文明的自我复兴.在中国复兴之路上,国家的指导思想实际是从古代的儒家思想过渡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改革开放开启了探索前行的中国道路,并呈现出光明的前景.熊玠的这些认识有利于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有利于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但是,熊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列宁主义及中国道路的理论与制度等有关问题的认识还值得商榷.尽管如此,熊玠的认识依然启示着我们,不仅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而且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深化国外中国道路研究,还要加强学术交流,继续走好中国道路.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成因与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总体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其主要成因是结构性供需矛盾造成的结构性失业。具体体现在大学生就业期望值偏高、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产业发展、大学专业设置不尽合理等方面。要打破制约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这一瓶颈,我们需要从就业指导、市场竞争、专业设置等角度着手,有的放矢地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