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论"三育人"的民主与法治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简称"三育人"),就是指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以育人为中心,育人的主要对象是学生.要做好新时期的三育人工作,首先要正确处理学校各方主体之间的关系.行政管理的规范化则是工作的中心.高校工会、学生会凭借其优势更应积极参与,发挥作用.在依法治校的背景下,三育人工作必须通过制度进行建构,体现民主与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2.
实现"好生活"就必定要通过建立真正的共同体来实现,这一基本信念构成了包括马克思在内的全部政治哲学的普遍公设。但是,在探讨实现"好生活"和建立真正的共同体问题上,马克思的政治哲学和西方传统政治哲学的思路有本质性区别。贯穿于西方政治哲学的逻辑起点是"天赋观念",以及由此产生的"天赋人权"。西方政治哲学的"好生活"和共同体的原理都是从"天赋人权"的概念中,以逻辑的方式演绎出来的。因而西方政治哲学的本质特征为"观念论"的。马克思则反其道而行之,他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解释原则,把"生产关系"作为探讨人类"好生活"和"真正的共同体"的平台,立足于"实践论"的解释原则来探讨政治哲学的全部问题,从而完成了政治哲学的实践论转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