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1篇
综合类   8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辛弃疾消极避世思想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同陶渊明静穆而非忘掉世事一样,辛弃疾于奋发进取中也有消极避世思想。前者已由鲁迅先生反复指出,而后者今人尚少提及。一生都在积极进取,这是理想化的辛弃疾,不是历史中现世的辛弃疾。现实的辛弃疾,也是个有血有肉的人,有悲哀,也有欢乐;在战斗,也在休息;为民族事业献身,也为个人的沉浮而自怜。  相似文献   
2.
论贾谊的自然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谊(公元前二○○年—前一六八年),河南洛阳人,西汉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曾任博士、太中大夫、长沙王太傅、梁怀王太傅.他的著作后人编为《贾子新书》.贾谊所处的时代,万方多难.同姓诸侯王各霸一方,向中央政府闹独立;匈奴不时犯边,民族矛盾上升;富商大贾,投机取巧,危害农业.贾谊建议“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削弱诸侯王的割据势力;主张用“三表”、“五饵”的“战德”之术降服匈奴;强调“强本抑未”打击工商奴隶主势力,使天下“归之农”.在思想战线上,他企图扭转汉初黄老的“无为”思想,使之转为儒家的以礼、乐治天下的“有为”思想;鉴于秦王朝的覆灭教训,继承了汉初“与民休息”的积极因素,反对“苦民”,激化阶级矛盾,形成了著名的“民本思想”.  相似文献   
3.
“忘”这一哲学范畴是庄子最先提出的。庄子之前,儒家提出的范畴是“不忘”,见之于《周易》与《论语》。《周易·系辞》说:”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论语·子张》说:“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周易》是从矛盾的对立面提出问题的,《论语》是从学习知识过程中量的积累方面提出问题的;前者借助“不忘”防止事物向坏的方面转化,后者借助“不忘”巩固已学的知识。可见,“不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传统文化研究三题王生平匡亚明先生最近(1996年5月27日,东方之子)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如果中国传统和马克思主义毫无契合之处,那么马克思在中国就没有根了。他说,这个思想是八十年代就产生了的。其实好些人都讲过,这里就不拟重复了。这就是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5.
关于整体或整体性问题的研究,在哲学界可说是不断深化的。但是,毋庸讳言,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证很多,随处可见,不拟一一援引,兹例举权威性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1987年)的《部分与整体》这一条项目。以窥一斑。该条目说:“没有部分就无所谓整体”,“没有整体就无所谓部分”。因此,所谓部分  相似文献   
6.
艺术之不同于生活、科学、历史,它有一种“可言不可言,可喻不可喻”的意境,“羚羊掛角,无迹可寻”的味道,“神余言外”的寓意,“似曾相识”的回想……如把电影《少林寺》还原为少林寺内的碑文、《唐书》关于十三棍僧救李世民的记载,就显得索然无味,而根据一些历史片断创作的小说《李自成》却受到千百万读者的热烈欢迎。之所以会如此,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些再创造的艺术作品通过调动各种艺术手段,——“似与不似”的中介,取得了艺术生命。诗是艺术的一种,当然不  相似文献   
7.
一秦始皇实行“法治”,理论上用的是韩非的“刑名”之学.汉初,儒学虽略有抬头,实际上作为政治指导思想的,还是清静无为的黄老之学.秦始皇的“法治”,曾经给儒学以毁灭性的打击.汉初的“黄老之学”,又一次排斥了儒学.曹参为齐相,抛弃了“故诸儒以百数.”(《史记·曹相国世家》)汉文帝时虽有博士七十余人,但也只是“县官侍问”的闲职而已.这种情况延续绵远,一直到了西汉中期,汉武帝还不无感慨地说:“礼崩乐坏,朕甚悯焉.”(《汉书·儒林传)针对着“礼崩乐坏”的局面,贾谊竭力提倡礼、乐,企图把汉朝的统治挽回到以礼、乐治天下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8.
一情、理是一对相当古老的范畴。关于这个问题,人们已经说了千言万语,大概也还有万语千言要说。但从时空关系角度探讨的,还不很多。近现代论者,虽然说了一些,但我总觉得不满足,如柏格森、海德歌尔。前者把二者割裂开来,造成了“绵延”与否的对立,后者的Dasei...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的伦理走向──兼谈“见死不救”现象及“传统文化”取向王生平一提起"见死不救"现象,中老年同志容易联想起五十年代的"助人为乐"风气,两相比较难免产生"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感叹。这被某些人讥讽为伤感的寻根意识、恋旧"情结",企图从"国民的劣根性...  相似文献   
10.
论松竹梅菊的美王生平陶铸同志曾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叫做《松树的风格》。这篇文章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流传很广,影响极大。陶铸同志的总的看法是从道德──共产主义道德出发的,所以他说:“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他还写道:“杨柳婀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