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从可撤销民事行为的定义及特征、撤销权的主体、可撤销事由的分类、可撤销的方式及后果入手,通过与国外民法典有关方面的借鉴和比对,浅析我国的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并提出建议,提出应明确规定撤销权主体、有关重大误解的立法建议、显失公平应考虑和注意的问题、撤销权消灭的起算以及最长期限,这样有利于社会关系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现代企业理论关于企业和市场的本质区别、边界以及企业内部权利的配置等有不同解释,产生分歧的根源在于对交易和交易费用的理解。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交易的本质是合作,市场机制和企业组织都是治理经济主体之间合作利益分配这一博弈关系的规则和制度。由于运行机制和激励方式不同,市场和企业治理交易的效率也有所不同。然而,仅通过比较边际交易费用确定企业边界的方式忽略了企业交易合作利益的生产和分配。市场和企业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市场尤其要素市场对于企业必不可少,从生产要素市场的定价机制即企业合作利益分配关系出发,可以揭示企业与市场的联结点即边界。从经济关系的角度看,网络平台企业构建的新型劳动组织形式并没有改变企业的边界,劳动市场上的平等交易关系只是掩盖了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关系,因此有必要根据劳动雇佣关系来调整法律上的企业边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