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清代的康熙皇帝,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具有雄才大略和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其一生致力于安邦治国,对平息叛乱割据、维护领土主权、抗击外来侵略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对东北的经略与治理,使东北进入了历史上空前的统一、繁荣与安定时期,功不可没。一清初,朝廷对东北...  相似文献   
2.
在沈阳故宫博物院的宫廷遗物藏品中,有两件银背壶,名为“银细管嘴背壶”和“银背壶”。两件背壶皆为银质,造型、颜色、体积均完全一致,只是壶嘴有异。“银细管嘴背壶”,高43.2、腹直径32.5、腹厚9厘米;腹上部筒形壶颈高8、颈宽7厘米,颈上另有高6、直径1厘米的细管形嘴;壶重3300克,腹肩部阴文针划刻“(?)千十”字样。另一件“银背壶”(图一),壶体、形制与前述相同,只是壶嘴筒形,嘴高8、直径7厘米,嘴上外套壶盖;壶盖顶部为满弓形扳,可掀起壶盖;盖上阴文针划“三”,口下部划刻“四”的铭文;壶重2380克。两件背壶均以扁圆硕腹、短颈小口、无柄无流为特点。银背壶通体素面无纹、色暗灰无光,做工略显拙窳,壶体呈现磕磨塌陷迹多处,可推断为使用过的痕迹。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清宫堂子祭祀的产生和发展,祭祀的种类、礼仪、目的及作用做了探讨。认为清宫堂子祭祀源于氏族民间的血缘族祭,后金迁都辽阳后逐渐发展成为带有政治、军事色彩的重大祀典,之后不断发展,至康乾时期进入鼎盛阶段,帝国主义入侵之后始逐渐衰亡。堂子祭祀是清朝较隆重和神圣的国家重典,前期是意识形态的主宰,对于维护国家的统治有着重要作用,中期国家兴盛仅作为传统习俗保留,后期逐渐失去其原有地位,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清初的开国史上 ,太祖努尔哈赤营建和治居过的邑城颇多。其中兴京赫图阿喇、东京辽阳、盛京沈阳已是史书和学术界公认的都城。而努尔哈赤治居 1 6载的费阿拉城 ,以及界藩、萨尔浒却不能算作都城。费阿拉为女真族生存和崛兴之地 ;界藩、萨尔浒是后金的军事据点和行营 ,关外只有赫图阿喇、辽阳、沈阳三座都城  相似文献   
5.
清宁宫乃盛京皇宫中地位尊严的建筑之一,是皇太极和孝端皇后的寝宫及萨满祭扫神堂。清太宗时期这里为“后金”和“大清”政治活动中心。特别是爱新觉罗为主体的满族贵族宗教活动亦在此举行,放成为清宫廷萨满祭粑的发端与渊薮。清宁宫是皇太极另辟的一组内朝区域的建筑主体。它的确切建筑年代始终存有争论。努尔哈赤时期女真社会正疾步于阶级秩序的建立。随着王业的兴起,其军政中心几经转移,到1625年迁都沈阳始建盛京皇宫时,后金已成为控制整个东北地区的国家政权。皇太极称汗后,一面继续对明作战,着手封建化的改革;一面继续扩建盛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