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篇
综合类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侗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人口一百四十二万(一九八二年数).她同世界上其它民族一样,都经历了没有阶级的原始社会发展阶段,在原始社会解体的过程中,又经历了由血缘关系组成的氏族公社向以地域关系所组成的农村公社过渡的阶段.一九五八年至现在,我们在湖南、贵州和广西、湖北四省(区)交界的侗族地区调查时,发现侗族地区还保留许多原始社会的遗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侗族是由古代百越中骆越一支发展而来的,它有灿烂的历史与文化,尤其是“合款”组织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对于祖国光辉的文化史有着重大的贡献。现就有关问题提出粗浅看法,望方家教正。一、侗族“合款”的含义侗族分布在湘、桂、黔边区二十多个县及鄂西地区的宣恩等县,人口一百四十二万余人(一九八二年统计)。在其古代社会中,曾有几个或几十个邻近的村寨联合建立起来的组织和若干组织联合建立的联盟组织,名日“款”、“合款”、“门款”。宋  相似文献   
3.
中南和西南广大地区的少数民族,历代统治者对他们统称为蛮或夷。可因时代或住地的不同,又有不同的族称。秦时称黔中郡的少数民族为“黔中蛮”,西汉时改黔申郡为武陵郡,居民被称为“武陵蛮”,到东汉时又因境内有五溪,故又有“五溪蛮”之称。唐宋时,溆州地区的少数民族被称为“溆州蛮”,对居住于飞山一带的居民则谓之“飞山蛮”。笔者曾对“飞山蛮”进行粗略的调查,现简略报告如下,以就正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4.
侗族人口一百四十多万,主要分布于湖南、贵州、广西三省(区)交界地区。侗乡山清水秀,自然景色迷人,而侗族人民在历史上形成的高尚的社会道德,更是令人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