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我国民事诉讼法虽确立了反诉制度,但内容过于简略,理论界对反诉的诠释分歧较大,实践中掌握的标准也不统一,重构反诉制度显得尤为必要。根据反诉与本诉的实质联系不同,可将反诉分为强制反诉和任意反诉。反诉应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向受理本诉的法院提起,且反诉的事项不属于其他法院专属管辖;反诉只能存在于通常诉讼程序和一般诉讼案件中,在某些特殊类型的案件中不存在反诉的可能,或虽可提起反诉,但应受到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2.
证据交换制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据交换制度初探程政举证据交换,是指在诉讼中,一方当事人自愿地或按照审判人员的指令把与争议有关的所有证据交给对方的一种证据制度。证据交换也是学者们探讨的审判方式改革的问题之一,本文就建立证据交换制度的必要性,证据交换的方式,证据交换的范围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公用企业主要是指通过一定的网络设施向一般大众提供服务的企业.滥用是指占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或经济实体不正当地使用了自己的经济优势,从而限制了竞争或损害了消费者利益的行为.滥用的特征是占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不当地使用了自己的优势地位,该行为的目的是排除同类竞争对手,其结果是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或限制了竞争.识别公用企业滥用优势地位的标准有四项:比较有效竞争下的市场行为;比较价格或其他交易条件;合理性或正当性标准;效果性标准.  相似文献   
4.
反担保制度是指第三人为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担保时,由债务人向第三人提供的确保第三人追偿权实现的担保制度。它具有从属性、存在范围的有限性。种类分求偿保证、求偿抵押、求偿质押  相似文献   
5.
程政举 《中州学刊》2006,(6):162-164
公元前131年,汉武帝主持了汉代历史上有名的东朝廷辩。东朝廷辩以悲剧性的结果告终。东朝廷辩反映了汉代诉讼制度在回避、民主决策、诉讼程序以及诉权制度等方面的缺失。这种诉讼制度的缺失有其社会根源、制度原因和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6.
秦代的告诉制度在种类上可分为公室告和非公室告,自告与告发,以及州告等。秦自商鞅变法以后确立了奖励告奸制度,告奸者与斩敌同赏,官吏周围的人告发官吏,官吏因此受到处罚的,告发之人可承袭原官吏的官爵、田禄。错误告诉的,根据错告之人的主观心理状态可把错告分为故意错告和过失错告;故意错告为“诬人”,应受刑罚处罚;过失错告为“告不审”,依法从轻处罚或免于处罚。  相似文献   
7.
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人类就在解决各种矛盾和纠纷的过程中生存和发展,探求事实真相一直是各个社会在处理各种矛盾和纠纷时追求的共同目标和判案标准。神灵裁判是古代社会人们在解决疑难案件时才采用的一种方法,并不占主流地位,占主流地位的判案方法则是探求案件事实真相,循实情而断案。在事实探知模式方面,人类经历了以直觉经验为主的模糊真实到以理性经验为主的形式真实,再到规则意识较强的法律真实的发展过程。我国应确立法律真实的证明标准,在民事诉讼中对疑难案件的处理采取盖然性占优势的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8.
自然法表达的是法律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源于人类的生命本质,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外化的表现形式。凡是基于人类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产生的行为规范都可称之为自然法规范。荀子基于人性恶的观点,提出了人性中有生而好利、贪图享受的自然天性,如果任由人的这一自然天性发展,就会出现相互伤害的现象,群居的社会秩序就无法维持。分、义、礼、法是基于自然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而产生的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行为规范,具有分层递进的特点。分是群体中自然人个体权利义务的界限;义是指自然人之间权利义务分配的合理性和正当性;礼是人类社会自然理性的规范性和程式性表达;法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最高层级的行为规范,具有保障分、义、礼规范实施的功能。对荀子自然法思想形成的内在逻辑进行系统梳理,阐明先秦儒家自然法产生的内在机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法的产生、本质和作用,对于今天的立法、司法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