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陆卫明  程瑾 《广西社会科学》2006,(6):168-171,176
杜亚泉是“五四”时期东西文化论战中一个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他提出西方文明是动的文明,中国文明是静的文明,两种文明实属“性质之异”,而非“程度之差”,其优劣殊未易定,各有长处,又各有局限。对于西方文明,应用中国文明去调和、统整。杜亚泉的中西文化观力避偏宕、温冷稳健,无不显示出睿智、冷静的理性光辉,在“五四”思想界可谓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刚刚建立,在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情况下,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为了共和国的长治久安,就发起了声势浩大的“三反”运动,以及为将贪污、浪费、官僚主义彻底铲除而发起的“五反”运动。“三反”运动之缘起———毛泽东在高岗的一份报告中批示:“在此次全国规模的增产节约运动中进行坚决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斗争。”“三反”运动直接发端于当时在全国开展的增产节约运动。1951年7月后,抗美援朝进入了边打边谈的阶段,国家不得不把本来可用于经济、文化建设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继续用于国防。军事行政…  相似文献   
3.
陈独秀不仅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革命家和政治活动家,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发展历经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极力推崇王阳明的教育主张;第二阶段主张取法近代西方教育;第三阶段反思西方教育存在的缺陷,分析新旧教育的不同,提倡新教育,主张教育应与社会结合,重视平民教育。陈独秀的教育思想对当今的教育现实仍有着极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