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199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八十年代始,海内外研究“佛教与中国文化”的专著、论文,涉及哲学、历史、文学、艺术、语言学诸领域。一时幽洞烛照,境界开阔,令人得意忘象.但不无遗憾的是鲜见言及教育教学者.有鉴于此,本篇拟就四个方面,对执教三十余载的夏丐尊居士作一体两面的比照分析,方便现今或未来的教师,悟真谛于殊途,觉教学于同归. 一、苦与乐——英雄的事业佛说人们生息的天地名娑婆世界,众生须忍受烦恼痛苦,苦的种类甚多,《涅槃经》概述有生,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 刘长虹、陈豪同志的文章《鲁迅笔下的“眼睛”——学习鲁迅小说札记》(《扬州师院学报》1979年第1期),把鲁迅先生“画眼睛”的话,简单地理解为人物肖像描写的画眼睛,认为描画了人物肖像的“眼睛”就是写出了“一个人的特点”。我认为,这种理解是值得商榷的。鲁迅先生在原话中,没有提到“肖像”二字。他在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实践中,没有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