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5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高等师范教学必须改革,这不仅是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认识问题。要完成这一改革,首先必须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以下三个关系。 一是高师院校与综合大学的关系。高师教育是以培养中等教育所需的师资为目标的。目前来看,高师教育有两种办学模式:第一种可谓之“叠加式”,即先读四年综合大学,然后再读两年教育学院。第二种可谓之“合成式”,即把上述两者直接融合在一起,构成高等师范教育。一些发达国家主要采取头一种模式,而我国则采用第二种模式。有人认为,头一种模式比第二种要好,如果从讨论问题角度看,持此观点无可厚非,但由此而否定我国高师办学模式,就不敢苟同了。原因在于,“合成式”自有长处,在达到高等教育水平的同时,可使师范生一入学就接受高师教育,突出师范专业和教师职业的特色。更何况,就目前我国国情来说,也必须继续坚持这个模式。在这里必须明确一个问题,高师院校决不因具有师范性就低于综合大学,二者在办学层次上是相同的,并且各有所长,各有特色。因此,那种使高师院校盲目向综合大学看齐的做法,不仅大可不必,显得偏颇。  相似文献   
2.
康德美学如同他的整个庞大哲学体系一样,到处存在着矛盾,并且恰恰在这矛盾中发放出一个又一个思想火花。《判断力批判》(上)中美的分析一节,正体现着康德美学的这种矛  相似文献   
3.
开启情智:美育的现代命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教育本质上乃是开启人的身心智能"和"审美本质上乃是张扬人的情智"的独特理解基础上,提出"审美教育乃是开启潜在于人的内心深处的情智,从而使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活动"。进而根据美育的这种深层本质规定,阐释了美育所具有的超越性、创造性和共生性等特征,以及通过培养人的感性和精神力量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 不言而喻,科学对象问题是科学研究中基本的、甚至是首要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科学对象犹如科学研究的指南针,规定着科学研究的方向;没有这个指南针,科学研究就将是盲目的。另一方面,科学对象又是科学体系的逻辑起始点,规定着科学理论体系的整体轮廊和内部框架;没有这个起始点,科学体系的建立就将是难以奏效的。唯其如此,古今中外的科学研究者们大都对本门科学的研究对象给予高度重视,力求为自己所研究的科学确立一个正确的、明晰的研究对象。对于美学研究来说,也同样如此。  相似文献   
5.
文学史和思想史及其关系问题,实际上是受别人的启发而确定的题目。早在一九六三年五月,《日本文学》杂志就曾围绕这个问题出过专集,并举行过座谈会。反复思考这个座谈会,使我产生浓厚兴趣的是,不仅意在确立文学史和思想史的相对独立性的概念,同时还要寻求这二者之间的应有的姿态。其结果却是,除了所谓对象领域的分歧之外,连二者的明确的区别都很难认识清楚。总之,随着不断深入的研究,反而出现了有可能使问题本身失去存在意义而化为乌有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文学理论科学既具有以著作方式呈现的学术型知识形态 ,又具有以教材方式呈现的教育型知识形态。然而 ,长期以来学界一直将这两种知识形态相互混淆 ,既影响了学科建设 ,更影响了教材建设。正确认识这两种知识形态的内在联系 ,妥善处理二者在本性、体系建构及话语风格等方面的差异 ,从而给二者以科学定位 ,对其各自的特殊规律给予足够重视 ,是我们进行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应当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一种“学术规范”。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当代散文作家中,吴伯箫的散文创作是别具特色的.早在二十年代中期,吴伯箫就开始发表散文作品.其后几十年中,他一直坚持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创作,十分勤奋.三十年代发表的散文集《羽书》及《潞安风物》,就开始显露了他的创作特色;“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出版的散文集《黑红点》,标志着他的创作走上了新路;而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