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资本主义“幽灵”何时恰好从苏维埃社会内部冒出来?研究者们认为大规模状态在现代俄国开始于1988—1989年。或许可以认为当年是“幽灵”变成完全现实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力量的时代。 这种力量是快速形成的。俄国企业家从存在伊始就是露出了真正无限的欲望和贪得无厌的胃口。人们往往称俄国企业主阶层为改革的产物。这种观点仅仅在下列意义上是正确的:改革创造了那样一些条件,缺少了这些条件,企业主便不愿出  相似文献   
2.
在这种情况下,“新阶级”不可能不形成特殊性质的道德,以社会假斯文为公分母的道德。 问题不在于“新阶级”出身的个别企业家、官吏或文化活动家品行端正的程度如何,再说它也不代表特殊的社会利益,而在于——开始整个“新阶级”就对社会处于尴尬的地位,因为它对经济的关系是虚伪的。俄国社会不由自主地形成了一种印象:“新阶级”代表人物唯一关心的是证明蒲鲁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