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8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党的十四大为我国的进一步改革开放明确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这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学在新的形势下,面临着重新认识自身价值和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重大问题。为此,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广东中国文学会、汕头大学和《汕头特区报》社年初在汕头大学召开了“文学与市场经济”研讨会。由于讨论涉及的问题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本刊特此摘要编发会议的部分论文,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清朝嘉道年间,拟古之风弥漫中国诗坛.“客人三先生”中的李黼平,继承岭南诗歌的优秀传统,关注现实,诗风雄直,“翘然特出,不为风气所局”.李黼平不仅是“粤诗冠冕”,“直有清二百年风雅宗主也”.他的诗歌创作,是岭南诗歌继张九龄之后的又一高峰.  相似文献   
3.
“客家文学”是中国文学中极富特色的重要分支。它又是客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少作家和文学研究者钟情于客家文学,许多从事文化研究、历史研究、民俗研究的人,也极为关注客家文学。近二三十年来,一直成为学术讨论中的热门话题。内地在议论,台湾也在议论。五...  相似文献   
4.
澳华客籍作家云幻的诗文小说集<那曲线苗条的乡情>是东西方文化碰撞的产物,它说明了海外华人文学艺术探索的艰辛,其价值在于表现了真实的人、真实的情.  相似文献   
5.
近代著名的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又是杰出的爱国诗人。他在青少年时期的诗作,就有热爱台湾,热爱祖国的思想,《台湾竹枝词》即是一例。一、《台湾竹枝词》的写作、湮没及其发现《台湾竹枝词》的写作时间,据丘琮《丘公逢甲年谱》所载,为清光绪三年(1877年)。“是年,应童子试,受知於台抚兼学使丁日昌,补弟子员。赴试时,沿途尚须潜斋公背负。试古学,全台第一。以公年最幼,送卷最早,丁中丞特命作全台竹枝词百  相似文献   
6.
<正> 丘逢甲(1864—1912)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抗日护台义士,杰出的爱国诗人。早在一八九二年,他就对“洋舶时量港浅深”的现象表示担忧,,预想到外国侵略者将染指中国;甲午战争期间,他捐献家资,组织义军备战;次年春天,清政府将台湾割弃给日本,他驰电清廷力争,并亲率义军,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浴血苦战;“孤臣无力可回天”,抗日失败,被迫内渡,他表示“十年如未死,卷土定重来”;他始终不忘收复台湾,统一祖国,为此奋斗了  相似文献   
7.
丘逢甲与客家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可群 《学术研究》2000,(5):122-126
丘逢甲生为台湾客家人,受客家人文精神的孕育,受客家先贤的影响致深。他以自己的人格、创作实践和客家情怀,为客家文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这集中体现在他的诗文集《岭云海日楼诗钞》之中。  相似文献   
8.
在众多的南社诗人中,古直是勤于笔耕的位使者。他出版的诗集有《转篷草》、《层冰诗存》、《新妙集》、《隅楼集》、《东林游草》、《层冰堂诗集)}等,文集有《取刍集》、《层冰碎金》、《征夫杂录})、(含部分诗歌)等,学术著作有十多种,如:《诸葛忠武侯年谱》、《曹子建诗筹》、《阮嗣宗诗筹》、《钟记室诗品笺》、《陶靖节年谱》、《陶靖节诗笺》、《黄公度先生诗笺}),还编纂《客人丛书》,撰写著名的《客人对》,精选来湘、李翻平、黄遵宪的优秀诗篇,汇成《客人三先生诗选》。古直,宇公愚,号层冰,别署遇庵、征夫、孤生,…  相似文献   
9.
一、不是“我手写吾口”南社诗人古直编选的《客人三先生诗选》(仿宋精印线装本,1931年版)及其《黄公度先生诗笺》(中华书局,1935年版),均在卷前载《黄遵宪传》,古直在这不到500字的传记中,特别提到了黄遵宪“我手写我口”的诗歌创作理论,其开篇即云...  相似文献   
10.
罗可群 《学术研究》2005,(3):117-119
客家文学的繁荣为客家文学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本文通过分析客家文学的现状, 为进一步锻造精品, 走向世界提出建议: 一、增强客家意识, 创作富有客家味的作品。二、深刻的理性思考和艺术手法的创新相结合。三、提倡达摩面壁精神, 认真琢磨, 反复锤炼。四、提倡直率的文学批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