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无产阶级专政与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虽未明确论述无产阶级国家的治理问题,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巴黎公社和苏维埃俄国的政权实践所展开的理论探索,却具有重要的国家治理意义.这些可贵的理论探索是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它揭示了无产阶级国家治理的根本的政治逻辑,为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实践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2.
时代的演进与人性的丰富和全面成长是我们对当代人生观问题重新审视的现实依据。任何对人的本性的片面或绝对化理解 ,都可能导致对人生观的蛮横规定而被推崇为一种唯一符合人性的生存方式强之于人。因此 ,以当代社会人的本性为基点 ,从科学求真、感性幸福、伦理道德、审美乐感等维度反思当代人生观问题 ,我们就可以理解并体悟到人生更为生动而科学的内蕴  相似文献   
3.
在唯物史观视域中,人权与法治的关系是有关人权实现和发展的重要实践问题。人权与法治在基本理念上具有契合一致的一面,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权的法治化运作的契合,而是存在着各自内在矛盾或悖论。当现代法治在传统"秩序之治"基础上凸显"人权之治"时,这种内在矛盾就伴随着强烈的人权诉求,越来越聚焦于法治的具体实践环节上,从而转为人权与法治之间的现实冲突。人权与法治的冲突十分需要把控其中权力这个强有力的中介,通过引入人权治理机制以实践的力量来处置、协调和化解。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需要对政治妥协作出澄明的伦理辩护,为政治生活解答妥协的伦理必要性、妥协的伦理共识、妥协的现实伦理取向以及妥协的伦理价值趋向等问题.解决这些道德难题必须立足于人们的现实生存需要,立足于人的生存论条件差别的差异性,去寻找当下政治生活中妥协的现实可行策略,并在人的生存方式的共演与进步的历史进程中,最终实现政治妥协的实质性价值.  相似文献   
5.
西方近代哲学总体上是在解答"人是什么"的问题中,诉求于人与动物的区别而又严密遮蔽人最核心的生存问题来论说人的本质的,如此势必导致对人的本质的逻辑推演和构造,"人"最后也就成了一种绝对化、实体化和逻辑化的规定。马克思深入人的"现实生活过程",揭示出对人另一种全新的提问方式:"人应当怎样生存?"从而展露了考察人的本质问题的真正可能性和价值路径。在价值的视域中,人的本质就是不断追寻自身生命价值的实现和超越。  相似文献   
6.
对人的文化理解关系到如何塑造人的人文品格问题,也关系到如何赋予社会现代化以人文属性的重大问题,只有深入揭示人和社会的文化生成的内在规律和意义,才能明确更加切实可行的社会人文型塑的创新之路。经由浙商文化的批判与重构是型塑人文浙江的一条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人权与民主的关系应当在人权的实践中得到理解。民主作为权利的实体,民主与人权表现为一种结构性关系;作为权利的筹划或运作方式,民主与人权表现为一种功能性关系。由于人权的普遍道义诉求和具体落实要求之间的差别和矛盾,人权实践的具体化策略十分重要地关系到民主过程。因为这个过程蕴含着人的主体性自我实现的巨大张力,并体现在人权实践诸环节之中。只有以民主的方式处置和调适这种张力,我们才可能申言现代社会的人权实践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8.
民主及其运行内含着多重矛盾,既存在本体与程序的矛盾,又存在多数与少数和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不能无视或取消民主的内在矛盾,而必须使之在观念上得到深悟和破解,从而才能在实践中寻找自身特定的存在方式和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