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我国专利法中进口权的立法背景是中美知识产权第一轮谈判和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进口权的法律意义在于有效防止侵权后果发生并减少维权成本.现行专利法只对使用权、许诺销售权和销售权规定了权利穷竭,对进口权并未规定权利穷竭.<涉及公共健康问题的专利实施强制许可办法>与现行专利法存在法律冲突,专利法第三次修改不应写入专利权国际穷竭,我国专利法应禁止专利产品的平行进口,并辅之以平行进口禁止之例外.  相似文献   
2.
知识产权权利限制的若干理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产权权利限制是对已产生的知识产权的减损性划界,属于知识产权的特殊权利界限.知识产权权利限制为控制性规则.以知识产权制度及具体知识产权的存在为前提,其目的是调整已经存在的知识产权与其他正当利益之间的关系.知识产权权利限制是平衡私权与公共利益的有效方式.所有权社会化理论不宜直接作为知识产权权利限制的理论基础,研究表明,知识产权与所有权在历史演变过程的地位和角色有较大的不同.现代经济学理论关于知识产权权利限制的论证更有说服力.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贸易的联姻增强了国际知识产权条约的拘束力.这种结合对于知识产权权利限制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商标合理使用制度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美法律中商标合理使用主要包括“说明性合理使用”和“被提及的合理使用”两种类型。TRIPS协定第17条是商标合理使用的国际法依据,它并不限制成员在法律中只能规定“说明性合理使用”。当前我国商标合理使用制度存在较多不足,包括法律效力等级低、未规定“被提及的合理使用”、仅适用于注册商标、仅适用于商品商标、对“说明性合理使用”规定不详尽等。《商标法》修改时应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