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4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唐代前期"河曲"地域各民族人口的数量与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艾冲 《民族研究》2003,(2):51-60
唐代前期"河曲"地域人口的民族构成包括汉、稽胡、突厥、铁勒九姓、昭武九姓、党项羌、吐谷浑等七个民族,其数量与分布呈动态变化.贞观二十年前,"河曲"人口数量可达180,000余人,其中汉族、稽胡族人口约有50,000人,分布在"河曲"边缘地带,突厥族游牧于"河曲"东半部的夏、胜二州之间以及西北隅,昭武九姓居留在"河曲"西部的灵、盐、夏之间.此后,由于吐谷浑族、党项羌族、铁勒族的迁入,居民数量与空间分布发生新的变化.迄天宝元年,"河曲"地域的人口总数已达750,137人.安史之乱后,铁勒九姓、突厥、昭武九姓、吐谷浑诸族人口相继迁出"河曲",惟有汉、稽胡、党项羌诸族人口仍留居原地,尤其以党项羌人口增长显著,分布范围不断扩大,遍及"河曲"地域,成为当地人口的主体.  相似文献   
2.
隋唐时期,今绍兴市被称作越州,其治城是浙江地区的军政、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南朝迄隋唐,置于今绍兴市的州级政区经历过几度演替,即东扬州--吴州--越州--会稽郡--越州的变化.隋开皇九年始,在越州城(今绍兴)先后建置吴州总管府、越州总管府、越州都督府、浙东观察司和镇东军节度司等地方高层管理机构.开元末年,越府管8州,相当今浙江省的绝大部分.越州城是隋唐时期浙江地区的中心城市.其历史地位表现在:绍宁平原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推动其中心城市的出现、越州城是联结内地与海外交通的中枢节点、越州城文化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文化名人辈出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隋代总管府制的发展与废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管府制是隋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皇、仁寿中,适应着南、北两地区的统一局面,总管府制得以全面推行。总数达36个的总管府分别统辖若干个州级行政区,成为地方上最高权力机构。其职能是既管民事,又理军政,属于地方集权的管理模式。总管兼任驻在州的剌史之职,并以驻在州的全名作为该总管府的专名,此乃隋时这种地方行政制度的显明特征。隋朝总管府制废止于大业元年  相似文献   
4.
艾冲 《唐都学刊》2008,24(2):4-8
依据唐代文献的记载,唐高宗时期北疆突厥诸部叛乱前后有三次.唐高宗在位期间,对于漠南地区突厥叛乱事件采取坚决镇压的基本方针,并作为朝廷优先解决的重点政务.永淳元年(682),阿史那骨笃禄发动的第三次突厥叛乱,却因永淳二年(683)十二月唐高宗病逝,使平叛行动难于顺利实施.武则天统治期间,对于北疆突厥叛乱采取退让放任、希图苟安的基本方针,也缺乏正确的策略.突厥叛乱势力因而趁机坐大,深远地影响着其后的历史进程.究其原因主要是,武周朝在政治上始终将关注重点放在打击内部异己势力上,以维护通过非法途径获得的帝位;武则天对地方叛乱的判断评估标准是,优先镇压那些最可能危及其统治地位者,并成为其一贯的施政理念,因此残酷镇压地方反对势力,却忽视边疆问题的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5.
艾冲 《唐都学刊》2011,27(6):1-9
唐代岭南地域的都督府建制单位具有地方高层管理组织与行政区划的典型性。武德四年(621),唐朝平定岭南地域,遂在南疆建置行政管理机构,分划管治区域。所谓"岭南五府"是对置于岭南大陆地区五个都督府与都护府的通称;而"岭南五管"则是对五个都督府及都护府管治区域的总称。与此同时,还有置于海南岛的崖州都督府。武德中,岭南地域相继出现11个都督府(初名总管府),管87州。"岭南五管"格局形成于天授中(690—692)容州都督府组建后。先天至天宝十五年间(712—756),岭南地域仍有六都督府,属州增至73个州。至唐后期,在"岭南五府"的基础上次第建立五个方镇,仍称"岭南五管"。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回顾北朝诸国长城研究概况的基础上,重新探讨魏、齐、周诸朝所筑长城的历史真相,逐一审视和剖析北朝诸国长城的地理分布,首次对高齐洛州西界"长堑"位置及走向提出个人推断。肯定"西河总秦戍至海的长城,营造于天保五至七年(554~556),历时两年有余"的见解,符合历史实际。同时,对相关学者的研究结论提出商榷,指出其研究方法、史料应用、历史地名、长城走向、长城长度诸环节存在舛误,也未采纳文物普查和实地考察资料,因此对北朝长城的专题研究并无新的推进,反而较其他学者的研究水平大为后退。  相似文献   
7.
论唐代后期沙陀突厥东迁的四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冲 《民族研究》2004,(1):67-71
通过对沙陀突厥东迁的四个问题所作的考证与分析 ,作者认为 ,沙陀突厥东迁全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次东迁始于贞元六年 ( 790 ) ,系自北庭一带迁往甘州地区 ;第二次东迁之途曲折艰难 ,先于元和初年 ( 80 6 )自甘州南徙“河外”地域 ,继而于元和三年自“河外”东迁归唐 ,循西倾山而东 ,走洮水谷地 ,转北而趋石门山 ,款灵州塞 ,抵达盐州境 ;第三次东迁则极顺利 ,起自盐州 ,东经夏、银二州 ,渡黄河 ,赴陉北云、朔二州地界  相似文献   
8.
中国历史上穿越秦岭山地,沟通川陕交通的道路有五条,即故道、褒斜道、骆道、子午道和连云栈道。这几条道路在不同的时期所处的交通地位很不相同。其中,褒斜道由于开辟较早,在秦汉时期就已是重要的交通要道,还由于它是最早采用木质构架的栈道,因而更具特色。因此,无论从恢复历史交通地理布局的角度来看,还是从研究川陕交通史的角度看,搞清它的形式、使用、沿革和衰落等情况,都很有意义。本文根据所见到的史料和考古调查资料,结合近人的研究成果,试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9.
唐代河曲粟特人"六胡州"治城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艾冲 《民族研究》2005,(6):73-78
本文通过分析粟特人移居区"六胡州"及其后继行政建制的沿革,并结合历史文献记载、文物普查和实地调研资料,说明粟特人"六胡州"地区行政单位的治城前后共有12处.重点探索各个府州城的地理位置,认为宥州旧城位于今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查干巴拉嘎苏古城,宥州新城即今鄂托克旗东北部的水泉古城,兰池都督府治城即今鄂托克前旗驻地敖勒召其镇东侧的巴格陶利古城,匡州治城在鄂托克前旗查干巴拉嘎苏古城,长州治城相当今鄂托克旗查布苏木东部保尔浩绍古城,鲁、丽、塞3州的治城分别相当今鄂托克前旗的查干巴拉古城、巴郎庙古城、呼和淖尔古城,含、依、契3州的治城分别相当今鄂托克旗的哈达图古城、敖伦淖尔古城及今乌审旗呼和淖尔古城.  相似文献   
10.
艾冲 《民族研究》2002,(3):104-105
永徽元年(650),唐朝在车鼻可汗旧地创置狼山都督府、浑河州,以及先年所置新黎州都督府,统管歌罗禄诸部和拔悉密等部落。《新唐书》卷43《地理志七下》将三者列于突厥府州之下,并在“狼山州”条下曰:“永徽元年,以歌罗禄右厢部落置,为都督府,隶云中都护。显庆三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