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3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忠孝取舍孰先孰后在魏晋南朝时期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弃忠从孝是当时社会的趋势和需要。阳翟褚氏在这一时期屡屡背信弃义违背"忠"的道德却又信守家族"孝"的传统,是当时忠孝实践观的集中代表。  相似文献   
3.
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源动力是人的发展,和谐社区的建设应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必须认识和落实以促进居民的文明发展为社区建设的目标,以满足居民的需要为社区服务的重点,以提高居民的素质为社区建设的基础,以调动居民的参与为社区建设的主要形式,以丰富居民的活动为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以增进居民的满意为社区服务的评价标准。社区的管理与服务在遵循价值规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人的权益。  相似文献   
4.
5.
(一) 元末社会的內在矛盾关于元末农民起义与朱元璋的評价问题,解放前后已經有人写了不少的文章,部分问题也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但朱元璋以一个流浪的僧徒,在羣雄竞起的极其复杂的环境之中,能夠战胜重重困难,取得最后胜利,建立大明帝国,究竟是那些因素促成了他建立这样的巨大事业,还是一个值得繼續研究的问题。朱元璋的起义是在元末全国农民大起义的风暴当中产生的,这种洶涌澎湃的革命浪潮便是朱元璋以及当时所有的反元革命集团的极为有利的客观条  相似文献   
6.
清前期,江浙地区的苏州、松江、嘉兴、湖州、江宁五府的基本經济結构仍旧保存着一般的和中国独有的封建社会的諸特点:自然經济、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和佃耕制度、重租盘剝和超經济强制、生产技术水平低下、商业資本高利貸資本和土地三者的結合。因此基本性质仍然是封建的。城市經济的发展和农村阶級斗爭促使农民經济內部发生了明显的阶級分化、僱佣劳动发展、小商品生产发展等三个变化。此項变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是封建經济过渡到資本主义經济的一条“現实的革命的”道路,为五府农业乃至整个封建經济中的資本主义萌芽准备了前提,而且部分的已經出現了資本主义萌芽。地主經济也发生了地租剝削减輕、地主商人高利貸者兼并土地的势力削弱、土地所有权与經营权明显分家、自由僱佣劳动、商品生产发展等五个变化。此項变化中也部分的萌发了新的經济因素,但却带有較多的封建成分,是一条保守的过渡道路。农民經济和地主經济二者的变化有着相互的影响。但前者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后者是次要的。  相似文献   
7.
苏利 《职业》2004,(6):36-37
1998年以前,海尔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同其他一些大型国企差不多,没有设立独立的人力资源开发公司,以职能中心的管理模式存在,企业的人事管理职能主要是制度的执行,即按照国家劳动人事政策和上级主管部门发布的劳动人事管理规定、制度对职工进行管理,人事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并不突出.当时,海尔的人力资源信息管理还处在非常传统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读《明实录类纂·山东史料卷》冕堂记载明朝史实的编年体史料长编《明实录》,凡二千九百二十五卷,一千六百余万字,此书卷帙浩繁,集官方史料之大成,编为一书,成为有明一代所存史料之渊薮.时至今日治明史者虽不乏史料可以搜求,然《明实录》仍为首选必读之书,更何况...  相似文献   
9.
阳翟褚氏起源于春秋时代 ,乃以官为氏 ,是由褚师氏演变而来。汉代褚氏以经学、文学显。两晋之际 ,褚氏由阳翟移居丹杨。东晋时期 ,褚裒崭露头角 ,并以外戚身份进入权力中枢 ,成为高门士族。南朝时期 ,褚渊在宋齐交替之际扮演了重要角色 ,褚氏继续保持高门文化士族的地位 ,并形成了以孝为核心的家风  相似文献   
10.
陈劭锋  刘扬  苏利阳  严晓星 《创新》2011,5(6):63-68,127
作为亚洲和世界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大国,中国的低碳发展对亚洲和世界的低碳转型意义重大。在分析和总结亚洲推进低碳转型面临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亚洲推进低碳发展的基本原则、战略框架和战略对策,以便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发展中国家向低碳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