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以李嘉图—马克思的名词所表明的工资价值的意义,作者认为,对于马克思来说,中心问题在于劳动者的被剥削,他(指马克思)声称不管工资提高或降低,这种剥削必然变本加厉。第二部分探讨马克思的“生活资料”的意义及其与“愈益贫困化”的关联,作者认为,马克思对劳动者生计的描述,并不排除普通意义的实际工资的增加。一旦新的更高的生活标准建立时,它也成为生活资料,并代表新的劳动力价值,既代表实际工资水平。马克思并无确定的工资学说;在增长的生产力之下,劳动如何分配是讲价能力的问题。第三部分是关于阐述“绝对贫困化”的议论,作者认为,对于马克思来说资本集约的增长,不但减弱了劳动者“反抗”资本家掠夺的能力剥夺了劳动者对增进的生产力的合理分配,它还引起了那些为机器所替代的人们在生活标准上绝对下降。作者在谈到马克思的“官方应加救恤的贫困”增长的观点时,认为这和整个工人阶级绝对贫困化的学说不是同一件事,事实上只是马克思的图景的一小部分。作者又认为马克思常常谈起资本家或资本主义的“趋势”,是根据绝对贫困化来减少工资。但马克思另一方面是说劳动者的相反趋势是尽可能地增加工资。作者还认为,在马克思学说中,利润大量增加时,利润率趋向上升,而劳动的份额却比普通实际工资还下降。第四部分是愈益贫困化的非经济方面,作者认为这个非经济方面在于马克思的哲学方法和他对人的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