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红色文化的传承离不开空间维度.建构红色文化空间具有深层次的理论生成性和意识形态性.作为高校红色文化空间建构的品牌项目,红色长廊依托其内在的传播机制、场域机制、情动机制,充分彰显了红色文化空间的体化性、嵌入性、生成性、延展性.基于红色文化空间的建构,其空间溢出效应得以显现,具体表现为集聚效应积蓄空间效能、耦合效应整合生成正向合力、辐射效应发散空间影响力,最终实现联动化、示范化、网络化的空间溢出.  相似文献   
2.
劳动教育在育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写道:"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556-557这说明:第一,劳动教育的方式要和特定时代的生产方式、劳动方式联系起来;第二,劳动教育既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挑战杯"实践团队一直关注人工智能条件下的劳动变革,研究这种变革对劳动教育的影响.当下人工智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劳动方式的影响已经逐步展现在我们眼前.对此,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这些劳动变化?这些劳动变化对于我们将产生哪些影响?在这种劳动变革下劳动教育该如何实现育人目标?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上海师范大学何云峰教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