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篇
社会学   1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圣陶在北京的庭院里有两株花树,一株是海棠,另一株自然也是海棠。  相似文献   
2.
棕床,在我们这里叫绷子,“穿绷子的”,即做或修绷子的手艺匠人。上世纪80年代街巷里还能见到他们的身影:肩披一挂棕绳,手拎帆布工具袋,边走边吆喝:“修绷子床咧——”声音苍凉,多少有些落寞。  相似文献   
3.
中学是充满歌声的时代,那时我们爱唱俄罗斯歌曲。几乎人人都备有手抄歌本,每有新歌便相互传抄。我的歌本是一册装帧精美的硬壳子笔记本,我抄歌很精心,字尽可能写得端正,小节线和减时线用三角板比着画,一丝不苟。边抄边哼唱,看着笔尖流出的字迹变成美妙的音乐,心里很惬意。  相似文献   
4.
"人"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众"的事业需要每个人的参与。我信步来到二楼行政部门的办公室,向一听到我的脚步声就已经仰起脸对我微笑的那位女同事问:"请问是徐小姐吗?是在这里领办公用品吗?"女同事站起来,说:"是的。"我将胸牌拿起,示意道:"生管部的刘浪,我来领一支笔。"  相似文献   
5.
人是讲体面的,体面与尊卑贫富无关。我家隔壁是一对贫寒夫妻,日子过得清苦,一年四季难得荤腥上桌。那天,我老婆烧了一锅红烧肉,太肥,全家人尝了几块,再无人动箸。见此,老婆说干脆送给隔壁吧,她是好意;  相似文献   
6.
中学是充满歌声的时代。那时我们都爱唱苏联歌曲,几乎人人备有手抄歌本,每有新歌便相互传抄。我的歌本是一册装帧精美的硬壳子笔记本,我抄得很精心,字尽可能写得端正娟秀,小节线和减时线用三角板比着画,直直的,一丝不苟。边抄边哼唱,看着笔尖流出的阿拉伯数字变成美妙的音乐,心里很享受。  相似文献   
7.
苗连贵 《源流》2021,(2):62-62
在中国文化中,牛是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的符号。牛虽然为人驱使,但并不低贱,众所景仰,以之赞誉牛,不过分。古代社会最早以牛自喻的人,大约是春秋时期的孔子门生司马牛,一名"耕",一名"犁",字"子牛"。名也是牛,字也是牛,可见其爱牛、敬牛之深!他一生躬耕,自食其力;主张"忠君"、"恤民",反对其兄的犯上作乱,祸害苍生,成为孔...  相似文献   
8.
一首打油诗说得好:“六月天气热,扇子借不得,虽说是朋友,你热我也热。”炎天暑热,扇子是不借的,即使得罪朋友也在所不顾。还有一首:“扇子能生风,摇在我手中,倘有人来借,烦等到秋冬。”岂非笑话!扇子是热天一宝,自不待言。  相似文献   
9.
儿时爱看电影。周末,听说某大院放露天电影,无异过节。不放心,先跑去打探,远远望见两根柱子间拉起巨大的镶了黑边的白布,这晚饭就无心吃了。天未黑,四邻八街的人都来了,场地顿成人海。电影有看过的,也有没看过的,但无论放什么我们都看得欢天喜地,换片子时也不闲着,爬上凳,手举得高高,争相让聚光灯照自己的手影:一时银幕上鸡飞狗跳,好不热闹。  相似文献   
10.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这说的是汉武帝妃李夫人。可惜这位倾城倾国的美女年轻轻就香消玉殒了。武帝伤悼不已,请方士招魂,希图与夫人再见一面。方士将夫人画像设在纱帐里,背后置灯烛,灯影摇曳,隐约见李夫人翩翩而来,姣姣玉面,袅袅腰身,宛若生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