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人口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优秀的文艺作品,其成功之处并不单纯在某一方面,而是许多方面,甚至是全方位的立体给读者提供其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和所要反映的社会问题,鲁迅先生的小说中“跨篇人物”正是这方面一个突出的实例。  相似文献   
2.
鲁迅一生中,从未放松过对传统的生育观的批判,并身体力行,极力倡导节制生育。早在1918年9月15日,他在《新青年》第五卷第三号上发表了《随感录二十五》,对传统的生育观进行猛烈攻击。文中深刻揭露了生育无计划的现状:“中国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生他的人,不负教他的责任。……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滥生滥养,代代相传,人口质量急剧下降。其根源就在于:“中国娶妻早是福气,儿子多也是福气。所有小孩,只是他父母福气的材料,并非将来的‘人’的萌芽,所以随便辗…  相似文献   
3.
《两地书》所收书信中使用的称呼与署名有着微妙的变化 ,本文根据这些变化对鲁迅与许广平由师生、战友发展为恋人、伴侣的情感变化历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